新德里市民在街頭流動車旁呼吸測肺。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周良臣】近35%的新德里市民肺功能受損!這一最新調查數據令剛剛擺脫單雙號限行的印度首都民眾心頭一緊。《印度斯坦時報》16日稱,新德里市政府過去15天委托馬拉納醫學院的專家和志愿者開展一項市民肺功能抽樣測試,初期報告顯示,接受測試的3019人中,1037人肺功能不同程度受損。這一測試被認為是市政府治理空氣污染舉措中的重要一環,旨在保持人們對空氣污染問題的高度警覺。 今年1月1日至15日,10輛帶有檢測儀器的面包車游走于新德里人員流動最密集的10個區域,醫學專家及志愿者鼓勵市民主動參與肺功能檢測。《環球時報》記者觀察,測試方法十分簡單,受測試者只需對著儀器一吸一呼,檢測值達90%意味著肺功能良好,80%說明功能一般,低于70%則被認為肺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受損。 這15天的檢測結果令人震驚,超過1/3的接受測試者肺功能受損。醫學專家稱:“雖然不能完全認為肺功能受損一定與目前的空氣污染有關,但其相關性顯而易見。”在不同的受測區域,來自新德里哥卡普瑞的市民中有48.25%的受測試者肺功能受損,專家正在進一步研究為何此地情況最糟,“這里的民眾流動性不像拉吉夫紹克或德里中心區那么大,他們的作息規律需要進一步分析”,馬拉納醫學院社區醫療部主任桑迪拉說,“如果市民的肺功能受損,他們應該到醫院就醫或采用輔助呼吸工具,以免受損程度加劇”。 新德里“街頭測肺”的舉措從實施伊始便得到市民的關注。記者這兩天在《印度斯坦時報》的網絡論壇上看到很多民眾留言。名為“希瑞瑪”的網友在這一措施推出首日就發言說:“看到街頭人們為自己的肺功能受損而搖頭實在令人沮喪,但不得不承認新德里有越來越多的人把原本買蔬菜、水果,享受生活的錢用來治療肺結核了,不能說所有肺病都與空氣變差有關,但人們再不能無視這一點了。”名為“斯里亞杰”的網友認為,政府的舉措十分正確,能讓市民更清醒地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有報道稱,在德里中心行政區,受檢測者大多是當時在崗的公務人員,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流動性大,他們肺功能出現問題是否說明印度空氣污染問題不僅存在于首都?對“街頭測肺”不屑一顧的網友認為:“新德里的官員們應該早就清楚問題的嚴重性,如果這么簡單的街頭措施就能驗明一個人的肺功能,那么同樣的設備為什么不安置到那些污染企業的排污管上?有太多的研究報告稱新德里空氣污染的最大‘貢獻’來自于工業廢氣,市政府又何必靠驗肺的舉動嚇唬市民,讓他們少開車呢?” 新德里市政府官員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肺功能抽樣測試是治理城市空氣污染的配合措施之一,它將給一直聽說“空氣污染會影響健康”的市民一個最直觀的證明。醫學界將進一步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給出更細致的結論供市政決策部門參考。 雖然為期半個月的新德里單雙號限行使新德里的車流量有實質性減少,有數據也顯示同期PM2.5數值下降15%,但市民對首都空氣質量的直觀感受并沒有轉好,甚至有不少市民覺得空氣污染更嚴重了。氣象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每年1月是新德里氣象條件最不利于空氣流動的季節,僅靠限行措施不足以整體上改變空氣清潔度。 面對“未見起色”的首都空氣,新德里市民自覺采取“應急措施”,比如老人和兒童盡量不在戶外活動,上班族紛紛戴上口罩,有條件的家庭開始集中購買空氣凈化器。新德里首席部長凱杰里瓦爾也在限行令結束后呼吁市民,盡量保持單雙號駕車出行的習慣,“市民們在過去15天里能夠積極配合限行規定,這不是因為2000盧比(約合200元人民幣)的罰款,而是新德里人真正意識到應該為治理空氣污染做點什么”。 |
相關閱讀:
- [ 01-18]印度新德里為治霾限行 “例外”太多引爭議
- [ 01-14]新德里書展掀起“中國文學風” 兩天吸引10萬人
- [ 01-11]新德里限號兩周霧霾照舊 政府:逾六成監測點PM數值下降
- [ 01-10]新德里何以變世界“霾都” 專家稱不合理規劃成首因
- [ 01-06]新德里性犯罪頻發 每4小時一起強奸案報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