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數據技術,中國網絡菜市場總部運營中心大廳里,實時顯示各基地分析數據(光明網 吳勁珉攝) 貴州鐘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勇介紹說,這是以大數據引領農業電商產業,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增強農民特別是貧困戶創業創新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這一模式將從根本上解決市場需求、食品安全、農民就業、扶貧致富等問題。 “我們通過招商引資把這個新項目引進來后,與項目商簽訂合作協議,讓總部運營基地落戶六盤水,并于2015年12月正式投入運營。”李勇告訴,作為一項國家“菜籃子”民生工程,“中國網絡菜市場”已在全國15個省份通過土地流轉整合建設,種養殖基地超過800萬畝,為后續運營提供強力保障。 正是因為有了基于大數據的技術經驗積累,該項目近期將完成在貴州9個市州云體驗店的運營。“中國網絡菜市場”項目運營經理左偉表示,依靠現有的信息技術,項目崗位需求呈多元化,將會逐步解決當地返鄉農民工的就業、留守兒童教育、帶動周圍百姓就業、留守老人等問題。 我們了解到,貴州正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加快建設全省“扶貧云”平臺。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貴州走在全國前列,貴陽走在貴州前列。 貴陽市最新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大數據引領精準幫扶等十項行動計劃。作為貴州全省大扶貧戰略的“火車頭”、“發動機”,貴陽也正努力為全省創建全國扶貧攻堅示范區做好示范。 這就是脫貧攻堅的“貴州樣板”工程,大數據讓貴州在“補短板”上彎道超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20年到來前,“拔窮根”這個夢也終將實現。 【資料卡】 新的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貴州省貧困人口從1149萬人下降到497萬人,共減少656萬人(貴州發改委消息稱,2015年貴州減少貧困人口130萬人)。2016年,貴州計劃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全省有8個貧困縣、120個貧困鄉鎮將摘除貧困線的“帽子”,2000個貧困村將退出。 “十二五”期間,貴州全省累計投入產業化項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6.5億元,實現總產值813億元;實施到村項目4萬余個,以優質菜、果、茶、藥、薯和牛、羊為重點的特色生態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全省形成了“東油西薯、南藥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貧產業格局。 |
相關閱讀:
- [ 01-15]牢記總書記囑托,貴州干部為脫貧攻堅也是蠻拼
- [ 01-14]“脫貧攻堅看貴州”,全國網媒走進遵義畢節
- [ 01-14]“網絡媒體走轉改” 脫貧攻堅 我們在路上
- [ 01-13]"脫貧攻堅看貴州"貴陽啟動 副省長劉遠坤強調精準扶貧
- [ 01-11]扶貧辦黨組書記:當前中國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