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沒收程序”追贓有效 “貪腐人員將贓款轉移到境外,現在大多通過地下錢莊,利用離岸公司賬戶、非居民賬戶等跨境轉移贓款的方式進行,人民銀行會同公安部開展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專項行動也成為了2015年中國海外追逃追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對地下錢莊違法犯罪活動,利用離岸公司賬戶、非居民賬戶等協助他人跨境轉移贓款等進行集中打擊?!敝袊嗣窆泊髮W法學院教授陳志軍向記者介紹說,“因此,這種現象在2015年得到較大程度的抑制”。 據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黃風介紹,跨境追贓是國際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各國有不同的法律制度,所以跨境追贓主要遵循國際公約中的一些原則。 在境外資產追繳問題上,《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規定了五種資產追回方式,其中與國際刑事司法合作關系最為密切的是“沒收事宜的國際合作”。 這種合作可以表現為兩種形態,一種形態是被請求國將外國的沒收請求提交本國主管機關,由后者依據本國法律作出沒收裁決并予以執行;另一種形態是被請求國對外國主管機關作出的沒收裁決予以承認和執行。 最近幾年,我國已經有了幾例通過沒收事宜國際合作從國外成功追回資產的案例,所借助的均為第一種形態。 “迄今為止,我們尚無通過相互承認和執行沒收裁決的形式成功追回資產的案例,而在各國的相關立法和實踐中,第二種形態構成沒收事宜國際合作的主要制度。”黃風說,我國難以與外國開展相互執行沒收裁決合作的主要原因,在于現行法律的缺陷。 不過,這樣的僵局即將被打破。在2015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中美首次明確將通過商談互認和執行沒收判決,這意味著美國可能承認中國法律中的“特別沒收程序”,即在嫌疑人外逃無法審判的情況下,認定并沒收其違法所得。 中國2013年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中,新增一項“特別沒收程序“,它不以宣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為前提,如能證明某物屬犯罪收益,該物與其持有人的法律關系即被切斷,應對其實施強制沒收,也就是未經定罪沒收相關犯罪所得。 如今,“特別沒收程序”已成為中國海外追贓的主要司法依據。 黃風說,通過相互承認、執行沒收判決,給中美聯合海外追贓增加了一種法律手段。這意味著,對于外逃貪官存放在美國的贓款,我國根據新刑訴法中的特別沒收程序,對違法所得啟動沒收程序,便可請美國互認并執行沒收判決。同樣,美國在類似情況下也可通過同樣的手續請我國的司法部門執行,這就讓海外追贓更為高效便捷。 源頭遏制非法轉移財產 李華波的犯罪所得皆是通過商業銀行運作來掩蓋其非法來源并轉移至境外的; 曾經震驚全國的中國銀行開平支行三任前行長余振東、許超凡和許國俊特大貪污案的犯罪所得,也是通過銀行系統并采用洗錢方式轉移至境外的,數額高達4.82億美元之巨。 在黃風的分析中,一類機構反復出現——商業銀行。在他看來,縱使轉移資產手段如何翻新,商業銀行仍是“狐貍”向境外非法轉移資產和洗錢活動的主渠道。 “近幾年來,一些商業銀行貪圖營業利潤,以違規方式為‘投資移民’向境外轉移大額資金提供服務和便利。一方面,這些商業銀行通過設立在境外的分支機構實行資金對沖,將從境內客戶處收取的人民幣留在境內,并用境外分支機構的自有外匯折價沖抵,其手段與地下錢莊如出一轍;另一方面,一些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通過提供存單質押和貸款等金融服務,協助某些‘投資移民’將不能說明合法來源的資金轉換為合法來源資產并轉移至境外?!秉S風向記者介紹說,這些做法既規避了國內和境外機構所在地的反洗錢監管,也規避了我國的外匯運作監管,為違法資產的洗錢活動提供了便利或者留下了可乘之機。 查閱相關資料,記者發現,近年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反洗錢法規并且設立了專門的反洗錢執法機構和情報監測機構。 “但是相關反洗錢調查機制與反腐敗刑事司法實踐仍存在脫節現象。同時,在懲治非法向境外轉移資產方面,雖然我國刑法規定了隱瞞境外存款罪,但在實踐中此條款也很少適用。一方面,當行為人將轉移境外的資金存入他人賬戶時,可能會出現隱瞞境外存款罪犯罪構成要件上的認定困難;另一方面,由于隱瞞境外存款罪不以有關資產屬于違法所得為前提條件,并且犯罪主體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在其他國家刑法中可能不存在同樣罪狀,因而難以向外國提出調查取證方面的刑事司法協助請求。”黃風說。 據此,黃風建議,有效預防和打擊非法轉移資產活動,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反洗錢監管力度,強化對所謂“投資移民”資金外流情況的分析、監管與風險控制,嚴格依法依規懲處不遵守反洗錢規程的行為及其責任人。 “加強對洗錢犯罪的打擊,改變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上游犯罪行為人‘自洗錢不入罪’的做法,加大對‘自洗錢’行為的調查和打擊力度,使我國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能夠更加充分地借助反洗錢國際合作追繳被轉移到境外的資產??紤]到我國刑事司法中的數罪概念及其處罰實踐以及可能涉及的案件數量,關于‘自洗錢’的入罪可以先限定于向境外洗錢的行為。”黃風說,考慮到我國已與一些國家開展境外(離岸)資產稅務監管合作,應及時實現反洗錢監管機制與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機制的接軌。在運用特別刑事沒收程序時,檢察機關尤其應善于借助反洗錢調查及相關國際合作搜集關于逃匿、死亡犯罪嫌疑人違法所得的證據材料和資產蹤跡信息。 制圖/李曉軍 □記者 趙麗 □ 實習生 王坤 |
相關閱讀:
- [ 01-12]廣西一貪官詳述潛逃路線 大半年瘦了50多斤
- [ 01-11]貪官轉贓款出境賭博 2000多億元從地下錢莊進出
- [ 12-31]北京貪官受賄揭秘:行賄者拉桿箱裝百萬送其情婦
- [ 12-30]讓“潛伏貪官”盡快現出原形
- [ 12-30]受賄全程錄音更像貪官的“自供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