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題:誰在犯?如何貪?有多兇?——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大數據分析 新華社記者 楊帆 村鎮干部用“公家錢”理“自家財”,危房和廁所改造資金被侵占……2015年下半年,中紀委六次發布月度通報,共曝光860起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滅蠅除蚊”力度不減。 近日,記者對通告中的近萬條有效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四風”“貪腐”98%是鄉科級及村干部、專項資金和津補貼是“高發地”、“萬元貪”居多。 誰在犯:98%是鄉科級及村干部 國家下撥至基層的資金品類繁多,相關領域正是吃拿卡要、貪污腐敗等行為高發地帶。負責具體工作的基層站所和鎮村干部,成了“易感人群”。 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7月至12月,860起被通報問題中,涉及人員超過1040人。這其中,處級干部20多人,科級和科級以下干部390余人,而村干部涉事的超過630人。群眾身邊的“蠅貪”“蚊貪”,暴露出的98%都是鄉科級和更為基層的干部。 哪最多:甘、內蒙古、桂均超50起 32個省級單位通報的860起問題中,甘肅、內蒙古、廣西分別以59起、55起、50起位列前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上海通報數則較少,分別為9起和3起。 記者梳理發現,北京、河北等東部10?。ㄊ校┕餐▓螅玻叮菲鸢讣?,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等中部6省共156起,東北三省通報64起。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等10個?。ㄊ校┖托陆a建設兵團,共通報問題268起,通報實現無死角。 “高發地”:專項資金與津補貼 記者梳理發現,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主要分為三類:圍繞國家下撥給單位或集體的津補貼,單位或集體資金,群眾原有財物和應撥付給群眾的津補貼。這其中涉及農業生產、住房改造、救災防災、污染改善、國家優撫多個方面,具體項目超過26個。 半年來,涉及的國家下撥的專項資金和津補貼問題多達337起,涉及單位或集體資金的有232起。應撥付到群眾個人的資金和津補貼,被“動手腳”的多達291起,而一些群眾的低保金,涉及孤兒、老人、殘疾人的安置和管理資金也難逃“毒手”。 如何貪:行受賄、騙套取、侵占克扣 面對送到“嘴邊”的“肥肉”,一些干部是如何將其收入囊中?就公布的問題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四種形式:違規使用、挪用各類資金、違規發放津補貼;行賄、受賄、主動索賄;虛報、冒領、騙取、套取各類專項資金和津貼、補貼;貪污、侵占、克扣各類專項項目資金和津補貼。 經統計,貪污、侵占、克扣各類項目資金和津補貼,以及行賄、受賄、主動索賄居多,分別達到252起和230起。其次是針對各類項目資金和津補貼的虛報、冒領、騙取、套取,多達205起。此外,違規使用、挪用各類資金、違規發放津補貼的情況仍為到173起。 有多兇:案值大到超8億,“萬元貪”居多 “蠅貪”、“蚊貪”不容小覷。860起被通報問題涉及金額已超過12.4億元。其中最大案值的是,北京市2015年8月份通報的一鎮農業服務中心原主任受賄、挪用公款的問題。該干部擅自動用中心代管的村級資金進行投資理財,總投資額達8.21億元。 除去部分案件未公布具體數額,其余780余案顯示,涉及金額超過100萬元以上的不足30個,而1萬至10萬、10萬至100萬之間的違紀、違法問題,分別為144個和108個。小于1萬元的問題共通報40余個。 |
相關閱讀:
- [ 01-11]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保持高壓態勢 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 [ 01-09]盤點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關鍵詞之四
- [ 01-09]中紀委通報119起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
- [ 01-08]涉農腐敗頻發:政策實施、財務管理等環節缺乏監督
- [ 01-07]王岐山:反腐敗斗爭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
- [ 01-05]藍皮書:六成領導干部認為腐敗總體得到有效遏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