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眼中的民生短板有哪些?
2016-01-10 08:06: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唐斕)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補短板將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之一,這也正是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點。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關群眾福祉和社會和諧穩定。 在習近平的心目中,民生短板到底有哪些?又該如何補齊? 促就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 推行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要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要關注一線職工、農民工、困難職工等群體,努力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 ——習近平在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指出(2015年4月28日) 2015年10月2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5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進展情況時指出,2015年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3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9萬人。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 目前部分勞動者就業質量還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主要是脆弱就業群體和不穩定就業群體占比大;總體勞動報酬水平仍然偏低,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高;勞動者權益保障方面問題仍然突出。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要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建立面向人人的創業服務平臺。 此外,建議還強調,要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開展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免費接受職業培訓行動。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職稱評定制度,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做法。 保脫貧: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提高扶貧實效 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要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要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加快形成中央統籌、?。ㄗ灾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 ——習近平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準為2800元。按照這個標準,2014年末全國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要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對有勞動能力的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對生態特別重要和脆弱的實行生態保護扶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對因病致貧的提供醫療救助保障。實行低保政策和扶貧政策銜接,對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此外,要提高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推進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 習近平明確,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可以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可以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搬遷,可以解決1000萬人脫貧,總計5000萬人左右。還有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可以通過全部納入低保覆蓋范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
相關閱讀:
- [ 01-09]這三年,習近平統領中國進行的“新革命”
- [ 01-09]習近平論黨的紀律和規矩劍指問題、振聾發聵
- [ 01-09]習近平主政中國三年一舉擊碎的國外流言
- [ 01-09]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中第一次公開發表的是哪些
- [ 01-09]習近平講話新添5個動詞闡釋五大理念|開局的開局:李克強的最大關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