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綜述
2016-01-05 11:59:29?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 更廣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 習近平:“要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深入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內蒙古實施“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惠及農牧民10萬余人;安徽“農民文化樂園”根據群眾意愿,統一采購文藝演出送到村;浙江建成農村文化禮堂3000多家,打造農村文化綜合體……近年來各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景象,正是黨中央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模式的生動寫照。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部署緊鑼密鼓——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2015年初,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 在這些精神指引下,各地以標準化、均等化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3年多來,“文化民生”風生水起,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在更廣更深地惠及人民群眾。 “十八大以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不僅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還初步建成了包括國家、省、地市、縣、鄉、村和城市社區在內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同時,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理念和模式,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公共文化服務活力進一步增強。”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說。(本報記者李慧) |
相關閱讀:
- [ 01-04]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紀實
- [ 01-03]三明市婦聯召開學習貫徹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座談會
- [ 01-01]《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出版發行
- [ 12-31]省海洋與漁業廳傳達學習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
- [ 12-31]將樂縣婦聯學習貫徹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