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跑到領跑,從設備國產化率只有1%到技術出口海外,中國核電正成為國家名片 在防城港核電基地,中國廣核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防城港核電公司董事長胡文泉在報告中用大量圖片和數據展示了核電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艱苦歷程。“大亞灣核電站設備國產化率當年僅有1%,就連瓷磚都要進口!” 胡文泉感慨,經過我國科技人員奮力攻關,核電站設備國產化率連續上升,嶺澳一期產化率上升到30%,嶺澳二期達到60%,遼寧紅沿河達到75%,福建寧德達到80%,防城港一期達到80%,陽江達到85%。 核電站設備國產化率的迅速提高只是一個側面,全面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才最有說服力。“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團福清5號機組已于2015年5月7日開工,標志著我國核電建設進入新時代。目前,“華龍一號”已經形成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共獲得743件專利和104項軟件著作權,自主研制關鍵設備和部件,設備國產化率大于85%。 中廣核防城港核電站總經理陳健介紹,防城港核電二期項目——“華龍一號”示范電站已開工建設,據悉,該項目將作為英國布拉德韋爾B(BRB)項目的參考電站,成為我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的另一個起航港。 “能源消費結構代表著生活與社會發展水平,美國居民用電達到35%,而我國居民用電僅占9.7%。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生產和消費了全球一半的煤炭,到2020年要實現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的目標,核電應穩妥恢復正常建設,2020年前裝機容量5800萬千瓦,在建3000千瓦。”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總設計師、院長鄭明光這樣描述核電的發展前景。 2008年,黨中央國務院將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研發列為16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由國家能源局牽頭組織,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等牽頭實施,包括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中核建集團等150余家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以及10余家國內知名高校, 30余家研究院所近2萬多名科研技術人員參與到CAP1400型壓水堆核電機組研發工作中。目前已形成知識產權679項,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等179項。2015年11月29日,中國知識產權協會主持召開的CAP1400知識產權評審會給出結論:CAP1400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出口權。 目前,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正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南非、土耳其、巴西等國都對CAP1400產生了濃厚興趣,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在2015年9月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推介會上給予CAP1400高度評價。 2015年8月20日,“華龍一號”落戶巴基斯坦,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獨立出口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專家們預計,全球核電復興即將開啟。截止到2015年8月,全球在運核電機組438臺,發電量占到總發電量的11%,其中法國達到75%,美國、俄羅斯、德國、韓國等核電發電量占比均在20%左右,而中國僅有2%左右。 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有60多個國家已經和正在計劃發展核電,到2030年新建機組將達到200多臺。如果我國能獲得其中20%的市場份額,即30臺海外市場機組,將直接產生近1萬億產值,創造500萬個就業機會,全壽期將產生約3萬億產值,必將對拉動我國經濟,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核電技術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走過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輝煌歷程,成為繼高鐵之后又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
相關閱讀:
- [ 01-03]高鐵核電衛星等受歡迎 中國在亞洲出口產品邁向高端
- [ 01-03]高鐵核電衛星等受歡迎 中國在亞洲出口產品邁向高端
- [ 12-31]福清核電1號機組成功實現換料大修
- [ 12-30]能源局:2016年要穩妥推進一批新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建設
- [ 12-30]福清核電1號機組 首次換料大修順利結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