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努力營造圣誕和新年氣氛,但對于不久前經歷了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和美國加州槍擊事件之痛的西方世界來說,節日的喜氣依然難以驅散空氣中彌漫著的緊張、不安和悲情。 回望即將過去的2015年,八成法國人認為這一年過得“很糟糕”,近75%的美國民眾對政府的反恐戰略給出了“差評”。 11月下旬造成近500人死傷的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被媒體形容為歐洲版的“9·11”,而本月初導致14人死亡的圣貝納迪諾槍擊事件,則是美國本土自“9·11”事件以來遭受的最嚴重恐怖主義威脅。從歐洲到美國,深受恐襲之苦的西方民眾當前最擔心的是“何時何地將發生何種形式的恐怖襲擊”。 美國和歐洲本土遭受恐襲之害,是中東地區恐怖主義外溢效應所致,這令大西洋兩岸的歐美國家感受到切膚之痛,同時也喚醒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深入思考“越反越恐”的問題根源。自“9·11”事件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中東地區發動或插手戰爭,強推政權更迭,導致西亞北非國家政治矛盾、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和經濟矛盾大爆發,成為導致這一地區局勢劇烈震蕩的重要外部根源。 類似于“基地”的極端組織近年來不斷出現,正好與外部勢力武力干預中東地區事務的時間相吻合。從“基地”到“伊斯蘭國”,極端恐怖組織趁亂坐大,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亂局則為其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對世界和地區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全球反恐形勢持續惡化,美國政府難辭其咎。遭受“9·11”恐怖襲擊的美國,曾得到全世界的同情和支持。然而,十余年來,美國借反恐之名,行霸權之實,其結果導致全球恐怖主義意識形態的蔓延,客觀上造成了“基地”組織的全球碎片化、全球恐怖主義的“網絡化”以及“獨狼式”恐怖襲擊形態的興起。 在敘利亞,美國目前的做法依然是搞雙重標準,符合美國利益的就支持,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就打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所作所為,造成中東地區宗教、種族、地緣政治的進一步分化。去年8月,有美國記者慘遭極端分子殺害,震驚美國朝野,美國才開始發動持續空襲并組建打擊“伊斯蘭國”聯盟。 面對現實,美國的一些學者開始對政府的反恐政策進行深入反思。美國著名全球發展問題專家、哈佛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指出,雖然承認現實非常痛苦,但西方、尤其是美國,對創造“伊斯蘭國”迅速發展的條件負有重大責任。最近的襲擊應當被理解為“反彈式恐怖主義”:即美歐在整個中東、北非等地區開展隱蔽和公開軍事行動,推翻現政府并扶植符合西方利益的政權所造成的可怕的意外后果。“伊斯蘭國”的出現,本身就標志著美國反恐政策的失敗。 美國著名學者李侃如最近公開坦言承認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犯了“根本性錯誤”,并證實“是美國釋放了那支越來越危險的力量”。 美國在中東采取的機會主義政策和對恐怖主義的雙重標準,是不可能解決恐怖主義的根本原因。 敘利亞小難民艾蘭“附臥”海灘的照片讓世界心碎,伊拉克少女在安理會控訴被抓去當性奴的悲慘遭遇催人淚下,成百上千萬的難民哭嚎奔走在逃亡路上。然而,這已不再是僅僅局限于中東地區的悲劇,本土遭受恐襲威脅、難民潮的巨大沖擊,已成為西方世界不得不吞下的一劑苦藥。 恐怖主義是對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威脅,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獨善其身。遭受恐襲之痛的西方不應僅僅有被刺痛的感覺,而應痛定思痛,找到病根,從而對癥下藥,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根除恐怖主義。 |
相關閱讀:
- [ 12-28]我國出臺反恐怖主義法 將反恐納入國家安全戰略
- [ 12-27]中國出臺反恐怖主義法 將反恐納入國家安全戰略
- [ 12-27]外交部:法國記者為恐怖主義張目 不適合留在中國
- [ 12-27]外交部驅離一名法國駐華記者:決不容忍記者為恐怖主義張目
- [ 12-23]法國挫敗一起未遂恐襲事件 將修憲應對恐怖主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