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泰國珠寶展再出中國游客“吞鉆石”事件?12月27日,一則題為《中國女子在泰國偷吞鉆石、被抓后飚日語》的新聞引爆輿論,多家網絡媒體競相轉發。這已是近幾個月來媒體報道的第二宗“吞鉆石”事件,而該事件的曲折離奇程度,較之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有媒體和網友很快發現這則重磅新聞本身疑點重重。截至發稿時,泰國官方并未對此事進行辟謠,但已有一些中文媒體將該消息從官方微博上刪除。 某中文媒體27日發表的“吞鉆石”文章稱,中國一名秦姓女子日前在泰國曼谷珠寶展上趁人不備、將一顆價值200萬元人民幣的6克拉“鉆石”吞下,后被警方發現。通過X光,警方在該女子的大腸位置找到了“鉆石”,要求醫生使用腸鏡等器械將它取出。文章稱,或許是出于“隱瞞身份”的目的,該女子被戳穿后,竟然使用日語對警方道歉。但在之后不久,她的護照就暴露了她的身份。更為曲折離奇的是,被盜的珠寶商最終也因涉嫌欺詐被警方逮捕——因為真鉆石無法被X光監測出,該珠寶商顯然是在以高價格販賣假鉆。 這則消息被披露后,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很多人將該女子稱為“國人之恥”。然而,也有人發現,這則報道從文字到附圖,均存在不少疑點。今年9月中旬,泰國警方在曼谷2015年度寶石珠寶展上擒獲一對“雌雄大盜”,作案女子就是通過吞食的方式試圖將一枚6克拉的鉆石走私回國,最終被人贓并獲。泰國警方強制涉案女子食用瀉藥未果、最終手術將鉆石拿出。這則新聞一經披露,迅速引起泰國多家媒體的競相報道,多家國際知名媒體也對其進行了報道或轉載。很快,兩名涉案者的面部照片被曝光。然而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截至27日中午,“秦姓女子吞鉆石、飚日語”的新聞未被任何一家國外媒體報道或轉載。令人質疑的是,該事件雖然號稱發生在泰國曼谷,但泰國《民族報》《曼谷郵報》等權威媒體對此也只字未提。 除此之外,報道中對事件的一些重要細節交代得也不夠明確。譬如,原文只提及這名女子是在“泰國曼谷珠寶展”上吞食的鉆石,卻并未說明所謂的“珠寶展”的時間和地點。據了解,泰國曼谷寶石和珠寶展一年僅舉辦兩次,分別在2月和9月進行,而上一次展會早已閉幕多時。 不僅如此,原中文報道的三張配圖也存在重大誤導嫌疑。《環球時報》記者發現,一張多名執法人員擒住一名女子的照片,實際來源于泰國媒體2014年的報道。泰國《清萊時報》去年9月22日刊登了名為《嚴打色情旅游業,泰國警方逮捕變性人士》的文章,而這張配圖當時就位于《清萊時報》的大標題之下。這張配圖在泰國媒體的題注為“一名來自老撾的變性人士因涉嫌竊取外國客人財物被警方圍捕”。 27日中午,三張配圖中的另外兩張的來源也被找出。第二張展現“珠寶展展會現場”的圖片,來源于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官方網站2009年發布的一篇文章,大標題為《中寶協組團參加第43屆曼谷珠寶展》。第三張展現“X光偵測到寶石”的照片,和中文媒體2010年1月19日的一篇文章下的配圖匹配度極高,該文章的大標題為《臨平一中年男子一口吞下萬元鉆戒》。有網友懷疑,這是居心叵測人士使用假新聞誹謗侮辱中國人。 |
相關閱讀:
- [ 12-27]中國女子在新加坡開“錢莊” 疑卷走兩億匯款跑路
- [ 12-27]中國女子泰國珠寶展上吞食鉆石 被抓后飚日語
- [ 10-27]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進行 52歲芮乃偉獲勝晉級
- [ 12-25]中國游客再現不文明行為:偷走新西蘭度假屋菜刀
- [ 12-25]澳洲北領地新年出新招 大力吸引背包客與中國游客
- [ 12-24]中國游客就餐遇直升機砸樹上 澳洲民航部門稱意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