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 為何沒有啟動紅色預警? 按照《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紅色預警的啟動條件是“預測空氣重污染將持續3天以上(72小時以上)”。根據最新預報,此次重污染過程自24日夜間開始,預計26日下午結束,持續2天時間,達到了應急預案黃色預警的啟動條件。昨天上午,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將預警提升至黃色預警級別。 為何此次過程污染濃度高? 對此,市環保局解釋說,近期華北地區大范圍污染形成的高濃度污染物,在弱冷空氣作用下并未得到有效清除,在24日從周邊快速回流匯聚,在北京形成極高濃度污染;與此同時,北京周邊地區出現小雪,受大氣動力影響,市中心區形成北京市少見的輻合區,阻礙污染物向周邊擴散;加之混合層高度自24日下午開始從500米降至200米左右,并伴有短時接地逆溫,形成非常不利的氣象條件,同時疊加本地的污染排放,導致污染物快速積累,在極高的污染背景濃度下進一步抬升了污染水平。 >>各地情況 交通 此次污染過程中,華北地區多地因能見度較差導致交通受到一定影響。 25日上午,石家莊機場發布通告,因能見度不足,去往杭州、成都等地的部分航班計劃已經取消。 區域 環境保護部25日通報,截至25日9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7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北京、東營、濟南等9個城市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廊坊、唐山、聊城等16個城市為重度污染。 經專家會商研判,預計北京市空氣質量自26日午后起逐步緩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京津冀中南部、山東大部、河南北部以中至重度污染為主;2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京津冀中南部和山東大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以中度污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污染。 ◎小常識 預警級別 按照我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有關規定,依據空氣質量預測結果,綜合考慮空氣污染程度和持續時間,北京市將“空氣重污染預警”分為4個級別,由輕到重依次為藍(持續24小時)、黃(持續48小時)、橙(持續72小時)、紅(持續超過72小時)。 >>觀點 讓數據與感受同步 針對PM2.5治理,24日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稱,今年以來,北京嚴格執行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全壓減燃煤600萬噸,3年累計壓煤1100萬噸,相當于壓減一年的燃煤量。1月至11月,PM2.5累計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6.6%,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官方發布的數據與民眾的感受發生錯位,并不奇怪。所謂的階段性成效是彼時——1月至11月,而民眾的感受是此時,是當下。其實,與其糾結或糾纏于“階段性成效”,不如關注如何破解當下霾鎖城市的困境。 一方面應正視民眾的焦灼,即治理效果不僅能拿得出手,讓人看得到,更能讓人感受得到。兩年多前,就有領導人在談到霧霾天氣時稱,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推進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 另一方面也要直面治霾的繁與煩。治霾是繁雜而漫長的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參照發達國家的治理軌跡,往往需要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幻想天天藍天確實不切實際。 治霾的煩惱在于不少企業陽奉陰違,不少人忽視預警,比如日前紅色預警期間仍有企業違法排污、十幾萬輛車次違規出行。有了規定而不遵守,治霾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盡管罰款并非目的,但通過罰款塑造企業和公眾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敬畏規則意識,并非壞事。同時,如果將相關罰款投入到治霾之中,也能為改善空氣質量起到一定作用。 治霾數據與民眾感受“打架”,這樣的事或許還會發生。這對相關部門是個提醒,治霾要有的放矢、大刀闊斧,更要彰顯效果。而對于每個普通公民來說,抱怨無濟于事,在吐槽的同時如果多一些擔當,而不是缺席這場行動,會更有意義。 秦川 京華時報記者 王碩 |
相關閱讀:
- [ 12-25]環保部緊急組織專家會商應對重霧霾 26日午后起將轉好
- [ 12-25]有霧霾,所有汽車都別上路了 意大利限行措施夠狠
- [ 12-25]意大利拉響霧霾警報 羅馬、米蘭相繼限行
- [ 12-25]霧霾又殺“回馬槍” 京城今日再遇重污染
- [ 12-24]報告:霧霾天長時間在室內PM2.5總體吸入量或更高
- [ 12-24]64.7%受訪者建議在霧霾天對特殊工種給予補貼
- [ 12-23]解振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對解決霧霾有協同效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