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發表講話。(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12月25日電多家國外媒體近日報道,南部非洲國家津巴布韋將于2016年初開始流通人民幣。這一消息經國內一些媒體和網絡傳播,迅速成為一大新聞熱點。但新華社常駐津巴布韋記者調查發現,這則新聞存在不實之處,一些媒體以訛傳訛誤導了受眾。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事實上,津巴布韋早在2014年初就允許人民幣在國內流通,但近兩年時間過去了,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人民幣的蹤影。人民幣若能在津巴布韋市場上廣泛使用,有利促進津巴布韋經濟社會發展,加強中津互利合作,但要實現這一目標仍尚需時日。
【到底“宣布”了什么?】

財政部長齊納馬薩(左)和儲備銀行行長曼古蒂亞。
關于這一廣為流傳的新聞,津財政部長齊納馬薩21日聲明的原文是:“津巴布韋儲備銀行(央行)已開始與中國人民銀行接觸,就擴大人民幣在津巴布韋使用范圍事宜進行磋商。2016年,津方愿意為人民幣在津更廣泛地流通做出更大努力。”
津儲備銀行行長約翰·曼古蒂亞則披露了相關細節。他說,津方打算在國際市場上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以為津市場籌集人民幣,但他同時表示,津方發行人民幣債券面臨不少挑戰。人民幣不可能憑空“從天而降”,津巴布韋由于沒有本國貨幣無法通過貨幣互換的方式取得人民幣,如何籌集人民幣的問題還未解決。

津巴布韋儲備銀行(央行)。
穆加貝22日在參加一名執政黨前高級官員的葬禮上表示,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將給津巴布韋帶來更大機會。這是他當天發表的唯一一次公開講話,也沒有其他公開聲明。
了解穆加貝的人都知道,91歲的他是津巴布韋開國元勛,非常重視老同志、老戰友的葬禮,不僅每次都要親自出席,往往還會發表長篇講話。
但是穆加貝一般不在葬禮上宣布重大政策變動。通常而言,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也很少在葬禮上宣布重大貨幣政策。
【市場難見人民幣】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雖然津官方沒有給出流通人民幣的時間表,但有個問題值得探討,那就是人民幣如何才能在津巴布韋或者其他國家流通?以前不少人認為,人民幣在國外“用不了”,是因為外國官方不承認。那么,如果外國官方承認了,人民幣就用起來了嗎?
對于這一問題,津巴布韋以本國特殊的經驗和做法,提供了良好的觀察視角。
首先,在世界貨幣發行史上,這是個比較特別的國家。1980年獨立之時,津本國貨幣津元兌美元1:1.25,比美元還值錢。但自上世紀90年代津巴布韋在西方國家“說教”下走上新自由主義經濟的道路開始,津元走上了高通貨膨脹的“不歸路”。90年代末,津政府的貨幣政策出現嚴重錯誤,央行行長開動印鈔機瘋狂印錢,再加上西方制裁,津巴布韋經濟完全失控,貨幣更是一貶再貶。

津巴布韋面值1百萬億紙幣
2009年1月,津央行發行了世界上面值第二大、在一張紙幣上含零最多的紙幣——一百萬億津元。無奈萬億元大鈔也沒頂住通脹壓力,每隔幾個小時價值就掉一些,直至三個月后正式退出市場。 2009年4月,津政府宣布不再發行本國貨幣。
在津元退市以后,美元、歐元、英鎊、南非蘭特、博茲瓦納普拉等外國貨幣被允許在津境內合法流通,這才使得十多年的經濟衰退止步,外國投資和對外貿易恢復正常,經濟重回正軌。
2014年初,津央行追加中國人民幣、日本日元、印度盧比等其他幾種貨幣為被允許在津境內流通的外國貨幣。至此,共有9種貨幣允許在津流通,津巴布韋也成為世界上官方允許流通貨幣幣種最多的國家。

美元(左下)和南非貨幣蘭特
但事實上,不管在企業交易還是日常生活中,在津巴布韋真正流通起來的只有美元,南非蘭特、博茲瓦納普拉作為邊貿商人熟悉的貨幣,也在小范圍內流通。
人民幣已經被津當局允許流通近兩年,但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人民幣的蹤影。一些銀行開辦過人民幣業務,記者曾在當地實力較雄厚的一家銀行咨詢,工作人員表示,因為銀行沒有足夠的人民幣,所以客戶只能存人民幣,不能取款或支付;換匯方面,企業和個人只能售出人民幣購美元,尚不能售出美元回購人民幣。在大街上,絕大多數津巴布韋人尚不認識人民幣。
【市場說了算】

“挨餓的億萬富翁”,一種戲謔
2009年津巴布韋允許外國貨幣流通以來,雖然穩定了市場,但當局也失去了發行貨幣權力。近3年來,隨著經濟增長變緩,貿易逆差趨勢不見改觀,津市場上的美元越來越少,而當局又不能通過印錢來解決流動性問題。
最糟糕的是,津巴布韋市場上流通的是美元,而美國政府是與津巴布韋政府“最不對付”的外國政府,至今依舊維持對津執政黨高層及其所控制企業的制裁措施。

因此,津當局一直在尋求美元的替代品,但鑒于美元長期以來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津巴布韋老百姓雖然對美國政府的蠻橫態度相當反感,但對美元卻高度認同。當前,津巴布韋政府手頭除了自然資源,就是美元資產。
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近年來,中津經貿合作得到較快發展。中國是津巴布韋最大外商投資來源地,也是主要的貿易伙伴之一,但中津貿易額仍僅占津巴布韋外貿總額10%左右,去年全年來津巴布韋旅游經商的中國人只有五六千人,在津注冊的中國企業大約100家,在津中國人不到1萬人。與那些和中國有正式貨幣互換協議的國家以及人民幣結算貿易的國家相比,中津之間的經貿、人員來往規模以及人民幣在當地的認識度仍不高。
事實上,人民幣若能在津巴布韋更加廣泛地使用,有利于促進中津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但好事多磨,津巴布韋真正用上人民幣,預計尚需時日。(記者許林貴、王悅,編輯張偉、李宏,未標注圖片來自互聯網,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