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的受訪者曾使用手機完成付款 盡管存在一定安全問題,但調查顯示,消費者移動支付習慣正在逐步形成,整體月均移動支付消費金額和頻率較去年均有所上升,且無論是實物類消費還是虛擬類消費均比去年有顯著增長。 報告顯示,82%的受訪者曾使用手機完成付款(在商戶現場支付或遠程支付)。以手機支付在個人網上消費總額中的占比來衡量,51%的受訪者手機支付交易占比超過一半。從支付偏好看,20歲以下的年輕人熱衷于手機錢包類客戶端支付。同時,通過手機支付購買實物商品的受訪者比例高達33%,但較2014年小幅下降。充值繳費等虛擬商品消費的這一比例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 “隨著產業各方在支付領域的創新加快,持卡人可以在不同的購物場景下,根據自己的需求、大小額、安全與便捷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支付方式。”袁曉寒介紹說,通過調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男性在大額消費出手更爽快,女性在1000元以下的消費更為頻繁。而從年齡分布看,95后的年輕人更青睞虛擬賬戶的余額支付,75后的中青年偏愛產品種類最多的手機支付,40歲以上的中年人更偏愛網銀支付的大額、安全的特性。 短信動態驗證碼成最普遍的安全驗證方式 在反映出移動互聯網支付領域各種安全問題的同時,調查也顯示,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和產業各方對消費者安全宣傳活動的開展,消費者的安全支付意識不斷增長。調查發現,87%的被調查者認為支付時須必備驗證環節。其中,76%的被調查者習慣通過手機短信動態驗證碼來保障支付安全。在對使用短信驗證碼態度方面,66%的人選擇每筆網上交易都使用動態驗證碼來保護支付安全,這一比例近兩年有所下降,同時22%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設置個性化限額。在大、小額支付場景方面,消費者在不同交易場景下安全支付需求有所差異。另外,新的支付驗證方式也逐漸被更多消費者所認識,如有13%的消費者愿意嘗試指紋等生物識別方式。 王宇介紹說,根據調查,自2010年以來,習慣使用手機動態驗證碼進行支付安全驗證的被調查者逐年遞增,今年這一比例較2014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較2010年增長了近3倍多。 在用戶安全意識提升的同時,網絡支付安全手段正在不斷豐富。袁曉寒介紹,近期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及相關手機制造商,推出了“云閃付”相關安全支付產品,同時與發卡銀行共同配套相關保障措施,讓持卡人在購物時不再為安全所擔心。 袁曉寒建議,用戶在使用移動支付時,要在手機上安裝官方正版的安全軟件,提前預檢病毒。若發現手機中毒后,請不要重啟手機,應到手機專業售后維修部門,讓專業人員重裝系統,根除手機病毒。此外,用戶可以選擇有配套資金保險的支付渠道或考慮購買資金保障險等相關類型保險,發生損失后可以通過保險渠道挽回。 |
相關閱讀:
- [ 12-24]廈門升格為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 福州市也入選
- [ 12-24]廈門獲批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 降低信息消費成本
- [ 12-23]旅行社包郵輪出游消費潛力大 大多是賠本賺吆喝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