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B-52是戰略轟炸機 稱其“誤入”是非常業余的借口
2015-12-21 06:59:15?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一架B-52戰略轟炸機10日進入中國華陽礁2海里范圍內,此事件一經披露就引起軒然大波。對于“誤入”的說法,新加坡《海峽時報》20日稱,此次美軍轟炸機進入中國島礁上空應該是自其宣示航行和飛行自由以來最近的一次。其目的是挑戰中國人造島礁的領土要求。但有專家認為,美軍應該并非蓄意,因為美國不會在“航行自由”上躲躲閃閃。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的主流觀點是,這個借口編得“太業余”。據介紹,B-52是一種戰略轟炸機,它進行航線飛行訓練,通常會在起飛前通過專門的任務規劃系統進行任務規劃,包括航線、飛行高度和飛行速度。然后將相關數據載入導航計算機。而B-52轟炸機經過多次現代化升級后,其導航系統已經非常先進,這是一套融合了GPS和慣性制導的綜合導航系統。這套系統以GPS導航為主,并利用GPS導航系統修正慣性導航系統的誤差。這樣,即便GPS系統短時間內無法尋找到信號,慣性導航系統仍然可以維持較為精確的導航。這套系統正常情況下的導航精度應該在10米左右。如果飛行員愿意,完全可以轉入到自動駕駛狀態,巡航的大部分時間可由自動駕駛系統代勞。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GPS還是慣性導航,都幾乎不會受到天氣影響。退一步講,即便一架飛機的導航系統全部出現故障,還有一架沒有出現故障,另外一架飛機完全可以以帶飛方式將故障飛機帶回基地。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告訴《環球時報》,B-52轟炸機進行遠航通常執行三項任務,一是對飛行員進行訓練;二是沿途進行偵察。盡管B-52并非是一架專用電子戰飛機,但是仍然攜帶大量的電子偵察設備,可以截收雷達信號,并通過光電吊艙對附近的地面和海面目標進行偵察;三是進行力量展示和威懾。 斯里蘭卡《亞洲論壇報》評論稱,B-52轟炸機的B代表的就是“威脅性挑釁”。中美之間的博弈很像幼兒園里的場景:個頭大的孩子欺負個頭小的,并且故意挑釁,這是兒時的“欺凌”方式。而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及其盟友擔憂,中國建造島礁的行為是未來的災難,所以美國想防患于未然。 英國“世界社會主義網站”稱,日澳高官19日在東京會晤,雙方簽署的聯合聲明,聲稱反對在南海的任何單邊主義行動,但他們的做法只會進一步煽風點火,加劇沖突。 【環球時報駐美國、新加坡、德國特約記者 田春松 任重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張亦馳】
|
相關閱讀:
- [ 12-20]解放軍南海守礁部隊警告驅離美B52轟炸機
- [ 12-03]媒體:中國決心發展戰略轟炸機 轟6K無法滿足需求
- [ 11-26]俄考慮向敘增派10至12架戰機掩護轟炸機
- [ 11-24]俄媒:IS成俄制武器試驗場 戰艦轟炸機輪番上陣
- [ 11-20]俄軍公開大量遠程轟炸機赴敘空襲畫面(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