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2015年出訪“壓軸戲”開啟多邊外交新高度
2015-12-08 15:50:26??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1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約翰內斯堡再次集體會見17位非洲國家領導人。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攝 休戚與共:中國外交的“非洲時間” 中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把非洲當做可以信賴的好伙伴。習主席開啟近年來中國對非級別最高、涉及面最廣、分量最重的一次訪問。 2015年津巴布韋是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國,也是中津建交35周年,習主席此次訪問津巴布韋是近20年來中國國家元首的首次到訪。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指出,中津合作近年來逐步升溫,雙方展開多方面的合作,去年津巴布韋共和國總統穆加貝訪華,“此次習近平的非洲之行,安排對津巴布韋進行國事訪問,應該說是對津巴布韋積極促進中津合作,促進雙方友好互動往來的一種支持和回應。” 中津兩國友誼源遠流長。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黃屏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津巴布韋許多重大項目都有中國企業的深度參與,習主席此訪必將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雙邊合作開拓更加廣闊前景。 近年來,中國與南非合作進入快車道。此次訪問是習近平主席在不到3年時間內對南非進行的第二次國事訪問,將中南雙邊關系提升到新的高度。2015年不僅是南非的“中國年”,也是落實《中南5至10年合作戰略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同新南非正式建交17年來,中南關系實現“三級跳”,中南友好合作從一艘小船成長為巨輪。 “跨越在亞非大陸之間的中南、中非友誼和合作的彩虹,必將更加絢麗奪目”,習近平在南非《星報》發表署名文章,回憶了中南之間的深厚友誼,回望了17年來中南友好合作故事,闡述了“做四個伙伴”的中南關系美好愿景。中南要做面向未來、高度互信的戰略伙伴;做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發展伙伴;做相知相親、交流互鑒的友好伙伴;做相互支持、密切協作的全球伙伴。這“四個伙伴”,既是對中南關系歷史的高度概括,也是對中南關系更上層樓的殷切期許。 中南關系,在國際舞臺上引人注目,其戰略意味十分突出。習主席說:“中南關系已經超越雙邊范疇,越來越具有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 1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主持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全體會。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攝 互為倚重:中非全面戰略合作新時代 約翰內斯堡峰會為中非合作新的跨越式發展打響“發令槍”,向世界發出“中非攜手并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強烈信號。此次峰會上,中國與整個非洲的關系定位,已全部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充分表明,中國重視非洲大陸作為一個整體的力量,非洲作為一個整體在中國外交中的權重不斷上升,非洲與中國已成為互為倚重和相互支持的外交戰略支點,將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共赴時艱。 中非關系正處于歷史上最好時期。此次,習近平在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前與南非總統祖馬會面。12月2日,中國與南非簽署價值419億元人民幣協議。當地時間12月4日上午,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在南非開幕。習近平在發表致辭時宣布,中方愿在未來3年同非方重點實施“十大合作計劃”,為此中方決定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合作范圍涵蓋農業、工業、基礎設施和教育等各個領域,解釋了“授非洲以魚,也授之以漁”的內涵,駁斥了西方對中國“新殖民主義”的指責。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現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林毅夫對此表示,“中國這一決定將工業化置于中非未來合作的首要地位。促進制造業不斷創新是增加就業機會、減輕貧困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徑。”林毅夫教授還認為,中國在非發展制造業將改變外界對非洲制造的看法,重振非洲本土制造企業。“國際買家因為擔心非洲企業無法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而怯于下訂單,因此中國的投資至關重要。” 攜手并進是中非合作的基礎,植根于中非之間的傳統友誼與現實需求;合作共贏與共同發展,為中非關系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開辟美好愿景。“中國夢”與“非洲夢”相融相通,為世界1/3人口謀福祉。這是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時代要求,更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之間加強合作的良好愿望。 |
相關閱讀:
- [ 12-08]盤點習近平2015收官之行精彩瞬間
- [ 12-08]圖解:習近平論述當前經濟工作的“12345”
- [ 12-08]從巴黎到約翰內斯堡 盤點習近平主席2015收官之行精彩瞬間
- [ 12-07]非洲領導人高度評價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的致辭
- [ 12-07]習近平再次集體會見部分非洲國家領導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