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12月4日電 (記者王子謙)“2015深海能源大會”正在海口舉行,與會的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南海深水開發提出專業建議,南海深水蘊藏豐富能源,將為中國未來科技創新提供舞臺。 本次大會3日召開,會期兩天。來自深海領域的近30位專家學者在海水淡化、水下生產系統、深海油氣田開發、海洋能利用等方面分享學術成果。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武廣齊介紹說,中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曾主要集中在渤海、黃海、南海西部等淺海區域,目前石油勘探開發已穩步向南海深水進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工程師曾恒一說,南海深水是中國能源資源的聚寶盆,海上油田開發模式走向南海深水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步驟。他介紹說,中國深海能源開發從10米水深發展到南海1500米水深,跨越深水鉆井、深水平臺技術、水下生產系統等六大技術,初步建成深水作業船隊與生產系統裝備。 “南海深水是科技創新的大舞臺,未來應推進大型核動力遠程基地、新型水合物試采船、大型SPAR溫差能發電平臺和深海空間站四大深水工程。”曾恒一如是展望。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核電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邱愛慈指出,海洋電力網絡已成為南海島礁建設的重要基礎環節,構建海洋多能源綜合利用的深海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現有電網容量難以滿足南海深水開發需求,輸送效率低、可靠性不高,深海水下電力設備亟待研發。她建議建設島礁直流微電網群、離岸浮動型獨立電網以及深海水下電網,為南海開發和國防安全提供支撐。 開發南海深水資源,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成為重點,在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到其為突破發展的重點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副校長林忠欽坦言,中國高端海洋工程裝備自主設計、研發創新能力不足,海洋工程裝備配套發展滯后,深海油氣開發安全體系亟待建立。目前各海洋強國涉海科研重心已從直接服務工程向關鍵技術和創新概念研究傾斜,“中國應有效提升產、學、研、用協同的深度和效率,利用國際海洋工程技術研發轉移這一時機實現海洋工程裝備的突破。” 據武廣齊介紹,中海油已經建成了以“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201”為代表的深水作業船隊,已初步具備深水油氣勘探和開發的能力。南海深水油氣田開發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等特點,未來將積極推進海洋油氣工程技術和重大裝備研究,加快國產化進程,提升產業鏈整體價值。 除深海油氣資源外,南海還擁有豐富的深海海洋能資源。據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副主任夏登文介紹,目前中國已開展南海溫差能試驗選址調查,啟動南海深海海洋能利用實驗基地項目。(完) |
相關閱讀:
- [ 12-03]省委常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閩啟動"寒冬送暖"救助行動
- [ 12-03]傳達學習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
- [ 12-03]【舉報】莆田凱旋門小區開發商銷售沒有產權停車位
- [ 12-03]省委召開常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
- [ 12-03]福建省委召開常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
- [ 12-03]省委召開常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