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疑 舉報投訴999找誰? 999屬市紅十字會,120屬市衛計委,分別運營 機場外急救到底對接120還是999?市衛計委負責人表示,并不固定,目前,一般仍按照所撥通的急救號碼確定。據了解,北京市內并存120和999兩個院前醫療急救系統。前者成立于1988年,隸屬于市、區(縣)衛生行政部門,由北京急救中心調度指揮;后者成立于2001年,隸屬市紅十字會,由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調度指揮。各自分別運營。 為打通兩者關系,2011年7月,北京120/999院前醫療急救聯合指揮調度平臺啟用,保留兩個急救號碼各自調度本系統救護車輛同時,雙方可互通值班信息,日常急救一方10秒無應答自動轉接對方;遇重特大突發事件,聯合指揮調度平臺有權統一指揮。平臺運行效果一直有爭議。市衛計委負責人表示,從運行情況來看,該平臺的效果并未達到初期目標。 此次市人大常委會上,北京市院前急救條例草案二次修改稿提交第三次審議,在本次草案中,擬將120、999以及其他今后可能出現的急救系統,統一納入衛計委職責之內,同時建立投訴舉報制度,明確公眾投訴舉報的途徑,并要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時作出處理。 ■ 追問 擔架無人抬誰之責 市衛計委稱急救不會因“搬抬收費”延誤 在本次事件中,發生了南航與急救中心在艙門推卸責任的情況。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起淮認為,對于患病乘客的救治,航空公司和機場都負有責任。“以艙門為界,艙門以里是航空公司負責,艙門以外由機場負責。” 北京京潤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稱,在艙門口的交接,從專業的角度考慮,還是急救人員來搬運護送,更合理一些。而且,在醫療急救合同關系中,急救中心有義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維持患者的生命。在急救過程中推諉,已經違反了其合同義務,應承擔違約責任。 而就張先生反映的情況,接下來轉院救治過程中,同樣出現了搬抬推諉。“急救人員是否該搬抬病人、搬抬病人是否該收費”等問題引發關注。據了解,現行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對救護車上的急救人員是否有責任提供搬抬服務做出過規定,因此也導致病人和家屬對此類問題投訴較多。 北京市當前是否存在有償擔架搬抬服務?對此,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并沒有擔架收費的情況。目前,市財政會在這方面進行專項撥款,“但經費較少,導致應聘擔架工越來越少”。此外,各區縣分中心也并沒有這部分收入,對于誰來搬抬擔架也并沒有明確規定。 999急救中心、北京急救中心相關負責人就此問題回應稱,目前并不存在特殊搬抬服務,也沒有單獨收費。 此次院前急救條例草案二改稿中加入“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有償的擔架搬抬服務”。那么,“收款問題”是否會延誤救治?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回應,“任何急救都不會因為收費問題而延誤”。 機場內如何開展急救 機場、航空公司都有各自應急預案和機制 飛機場內出現急危重癥,如何開展急救?對此,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除重大突發或公共事件,飛機場內部急救由機場負責。 民航安全研究人士溫新壽表示,在類似南航乘客航空醫療事件等航空急救問題,一般情況下機場和航空公司都有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機制;對于航空公司而言,民航局在CCAR121規章要求機組成員有足夠的處置飛行中緊急醫學事件的訓練,其中就包括在遇有緊急醫學事件時的處置程序,包括機組成員之間的協調。但其也表示并不要求航空公司提供專業的應急醫療服務。 每個機場都有設立機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都有自己的一套應急救援計劃。溫新壽稱,此次發生的事件屬于非航空器緊急事件中的醫學緊急情況;根據《民用運輸機場應急救援規則》第十二條明確了駐場醫療部門在應急救援工作中的主要職責,所以此次事件很明顯,機組空中處置得當,問題主要出現在地面協調方面,相關規則明確了首都機場急救中心作為地面應急救援中心的責任。此外,首都機場急救中心作為專業的醫療服務機構,更應該主動承擔傷員的轉運,而不是相互推諉。 如何避免“舍近求遠” 市衛計委稱目前沒有可量化標準 如何第一時間將患者送入醫院開展急救,避免舍近求遠?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仍按照“就近、就急、就專業,兼顧患者及家屬意愿的原則”,目前還沒有可量化標準,“操作層面仍存在主觀性因素”。 一位應急專家賈先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就轉醫院而言,并沒有先送急救中心再送醫院的程序。“如果病患有想去醫院應該遵從病患意愿”。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120/999等急救中心在各大醫院都設有急救站。這些急救站既由急救中心管理,又在業務上跟駐地醫院有往來,通常接受急救中心和駐地醫院的雙重領導,因此在收治病人的時候,會優先考慮駐地醫院。這位知情人士表示,類似情況在全國各地的急救中心和醫院都或多或少存在。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信娜 林斐然 黃穎 吳為 實習生 王丹 |
相關閱讀:
- [ 11-25]南航與急救人員相互推諉,冷漠讓人寒心
- [ 11-25]南航急救門:為什么都“不肯多做一點”
- [ 11-24]南航與急救人員相互推諉,這冷漠讓人寒心
- [ 11-24]南航回應耽擱重癥乘客50分鐘:剎車故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