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前總統金泳三:終結軍事政權 開啟文人政府時代
2015-11-22 08:20:11??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1972年,時任總統的樸正熙斷然實施了維新體制。金泳三又開始領導旨在打倒維新體制的社會活動。1974年,他出任了新民黨總裁,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了維新憲法的改憲斗爭當中。1979年,YH貿易女性勞動者在新民黨黨部進行靜坐示威的現場,在政府出動公共警力進行鎮壓時,金泳三振臂高呼“美國必須撤回對于樸正熙軍事獨裁政權的支持”。此外,他還接受了美國《紐約時報》的采訪,在社會上引起了震動。類似這樣的行為招致了樸正熙政權的厭惡。最終,金泳三被剝奪了新民黨總裁的職務,國會議員的職位也被除名。 1980年,所謂“首爾之春”來臨當時,金泳三為了重新參與政治活動而開始做準備。但是,在全斗煥、盧泰愚等新軍部勢力的干涉下,金泳三被軟禁在自己的家中,禁止參加政治活動。對于他而言考驗仍然在繼續,1983年5月18日至6月9日,以要求實現民主化為目標他連續23天絕食斗爭,以此表達對獨裁政權的抗議。他的絕食斗爭在韓國國內外輿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從而促成了在野的政治勢力聯合起來成立了民主化促進協議會。此后,他和金大中一起開始反對全斗煥政權,在民主化運動當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金泳三、金大中一直致力于修改憲法,實現總統選舉的直選制。1987年5月,兩人共同創立了全新的政黨統一民主黨。根據此前的規定,韓國第13屆大選當中將采用直選制,當時的在野黨面臨的問題是,最好推選一位單一的候選人。1987年7月10日,根據《6·29宣言》,政府決定赦免并恢復金大中(當時任民主黨的顧問)的政治權力。由此,候選人問題不僅成為了在野黨內的核心議題,更加成為所有國民最為關注的事件。為了從“兩金”(金泳三、金大中)當中推選出一位候選人,在野黨內進行了很多次的協商,但是都沒有結果。最終金大中退出了統一民主黨,另外建立了和平民主黨。這就意味著在野黨最終出現了分裂,國民們對于在野黨終結新軍部勢力執政地位的愿望就此宣告流產。 盧泰愚(民主正義黨)、金泳三(統一民主黨)、金大中(和平民主黨)、金鐘泌(民主共和黨)4位候選人參加了韓國第13屆總統選舉,選舉的過程十分激烈。民主正義黨候選人盧泰愚最終獲得了選舉的勝利,而金泳三屈居第二。其實如果“兩金”當中推選出一位候選人參加選舉,在選舉當中完全可能處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但是在野黨最終無法推選出一位單一的候選人,這是韓國政治歷史當中巨大的污點。 |
相關閱讀:
- [ 11-22]韓前總統金泳三逝世 曾掀起改革旋風(圖)
- [ 11-22]韓國前總統金泳三22日凌晨逝世 疑因血液感染
- [ 06-12]韓國前總統金泳三獲俄名譽博士學位 曾促韓蘇建交
- [ 01-05]韓國前總統金泳三捐獻全部家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