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中的“最亮點”
2015-11-20 17:14:25??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2013年11月30日,越南邊民在廣西寧明縣愛店口岸做買賣。(新華社記者張愛林攝) 自貿區進入“升級版” 中國和東盟區域經濟合作一體化不斷深入。 2002年,中國與東盟啟動自貿區談判。這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東盟作為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如期全面建成,成為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2010年1月6日,南寧舉行焰火晚會慶祝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這是一個惠及19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達6萬億美元、貿易額達4.5萬億美元的自由貿易區。 雙方對超過90%的產品實行零關稅,中國對東盟平均關稅從9.8%降到0.1%,東盟六個老成員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從12.8%降到0.6%。 2014年9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啟動。 目前,雙方已實質性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 2010年10月19日,在廣西南寧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剪彩嘉賓將象征自貿區成果的果汁傾入主席臺前的“成果之杯”。(新華社記者周華攝) 此外,東盟10國與6個自貿伙伴(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間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CP)談判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RECP是東亞規模最大、成員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自貿區談判,涵蓋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經濟和貿易規模占全球30%。 這個自貿區一旦建成,會極大地優化本地區的生產網絡和價值鏈,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 2015年9月20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柬埔寨特產引來人們圍觀。(新華社記者周華攝) 自2004年起,中國-東盟博覽會及商務與投資峰會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行,已成功舉辦十二屆,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往來的重要平臺。 迎來新機遇 東亞是世界最具潛力和發展前景的地區之一,東亞國家間加強經貿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對于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年底,東盟即將建成亞洲地區第一個次區域共同體。東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有利于中國在更高水平上與東盟開展經貿合作。 |
相關閱讀:
- [ 11-20]中國與東盟關系中的“首次”
- [ 11-20]“一帶一路”為中國—東盟合作再添新動力
- [ 11-20]中國-東盟關系步入更高的發展階段
- [ 11-20]東盟共同體即將建成 成員國仍存挑戰
- [ 11-19]2020年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年交易額達5000億元以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