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訪談節目透露監督執紀新信息
2015-11-13 21:12:58??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治未病”】 ——“冰山一角”下還需“監督執紀”日常化。辛鳴把“四種形態”稱為類似中醫“治未病”的戰略舉措:“對于社會輿論和不少公眾而言,紀委大刀闊斧地清除病灶、一些較高級別干部落馬可能是最吸引眼球的新聞。然而,這只是紀檢監察部門日常工作的‘冰山一角’,是‘四種形態’中的‘極極少數’。” 相關專家指出,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就要求以紀律管黨,執紀手段不僅是立案調查、撤職查辦,還包括日常的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這都是黨章明確規定的“主體責任”。這樣的工作看似不受輿論關注,卻是對黨員干部真正的愛護。 ——“層層防線”更好地促進干部隊伍自我凈化完善。熊驚峰和高波等認為:“破‘法’無不是從破‘紀’開始的,而且發展的軌跡往往都一樣,從違紀苗頭、一般違紀發展到嚴重違紀,最終大肆違法犯罪。‘四種形態’針對黨員干部違紀行為的共性規律,給出了由輕到重的因應之策,通過層層設置防線,一級一級地進行阻擋,而且處理措施越來越嚴厲。持之以恒地落實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就是立足黨的紀律扎緊約束權力的籠子,就是堅持抓早抓小促進治本,就是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 相關專家還指出,不少被處分的干部都說過共同的話:“如果黨組織早一點跟我談話、早一點提醒我、早一點拉住我不往前走,我也不至于走到今天。”可以看出防微杜漸,“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其實是對黨員干部真正的愛護。 【“不以破大案論英雄”】 ——輕微違紀豈是“小節”。熊驚峰表示:“近年來,相當一部分黨組織習慣于把干部監督工作的防線只設置在反對腐敗上,認為只要干部沒有腐敗問題,其他問題就都可以忽略不計;相當一部分紀委只重視查辦大案要案,把監督執紀工作退到法律的‘紅線’,認為違反紀律‘無傷大雅’。造成部分黨員干部不惜違反黨的紀律,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誤讀,主要原因是有些同志片面地把全面從嚴治黨認為就是反腐敗。” ——紀檢監察部門“聚焦主業”的必然回歸。辛鳴等專家表示,從紀委真正常態化發展來看,恐怕更多的應該“聚焦主業”:“所謂‘主業’,就是首先承認黨員干部不是完人,也會犯各種大大小小的錯誤,違反紀律進行相應懲處只是我們迫不得已的最后底線。而紀律的本意是讓黨員們盡可能不去違反紀律,是在違反紀律苗頭出現之前或是剛剛出現的時候,及時把苗頭制止住。”(“中國網事”記者陳弘毅 壯錦) |
相關閱讀:
- [ 11-13]中紀委通報131起四風問題 農村“基層蛀蟲”近6成
- [ 11-09]中紀委:紀委干部要敢紅臉敢瞪眼 決不能當老好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