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視察廣東這三年 近200項改革已全面啟動
2015-11-09 20:34:13??來源:奧一網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開篇語 廣東:因改革而興以改革而立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中共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廣東,宣示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堅定決心。這是廣東的光榮,同時也帶來沉甸甸的責任。 30多年前那場驚天動地的改革,如春潮帶雨,為南粵帶來充沛的財富。從此,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一枝獨秀、一馬當先。 但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卻是截然不同的場景。全國各地改革千帆競發,不進則退;改革已是啃骨頭、涉險灘,雖有紅利在前,更多的卻是艱難險阻。今日之改革,不僅考驗勇氣,更考驗智慧。今日之改革,不是獨善其身的自我成就,而是兼濟天下的使命與擔當。 如果說,3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使廣東興起,那么,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中,廣東的價值與使命將得到彰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廣東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繪制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確定十大重點任務“殺出一條血路”的血氣猶在“走在全國前列”的初心不改。 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就“十三五”規劃建議向中央全會做了說明,這也是1985年以來,第一次由最高領導人對五年計劃(規劃)建議作出說明。在外界對這次全會的關注焦點上,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市場體制改革為主色調的“十三五”規劃,被認為是中國未來強化改革創新,強調社會機會公平與發展成果共享的最新版“深化改革”。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指明了方向。 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三周年之際,在改革站在新起點的當下,南方都市報今日起推出《創享》大型系列報道,以深度觀察評述追溯廣東改革基因,以個案回訪、改革參與者的親歷與見證,呈現近三年來廣東的改革答卷,同時,也通過進行時中的廣東改革的深度訪談,為在深度破冰路上的廣東改革出謀劃策。 習近平在深圳蓮花山公園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 如果為中國改革開放畫一條時間軸,在每一處重要時間節點,廣東都是不可或缺的坐標。 作為探路者和先行軍,這片改革熱土在過去的30多年里,貢獻了一系列的理論創新和改革實踐,撕開了一道又一道的改革突破口。 改革重擔不遑多讓,改革先鋒迎難而上。當2012年的冬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吹響新的改革開放號角,發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鏗鏘宣言后,廣東再次以“排頭兵”的氣魄,吹響改革號角,全面啟動近200項改革任務,為全面深化改革再涉深水。 在剛剛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都將為廣東的改革創新留下諸多遐想空間。 “改革雖險,吾必攀之。”這也許就是廣東體內流淌的生生不息的改革血液。 |
相關閱讀:
- [ 11-09]新華社常燁:正面闡釋國家重大戰略的有益嘗試
- [ 11-09]駐新加坡大使:習主席訪新的“亮點”和“看點”
- [ 11-09]傳承友誼、繼往開來的和平之旅——習近平主席訪問越南、新加坡成果豐碩
- [ 11-08]美國媒體:載入史冊的“習馬會”
- [ 11-08]外交部長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對越南、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
- [ 11-08]共建亞洲美好家園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越新綜述
- [ 11-08]習近平結束對越南、新加坡國事訪問 盤點“主席金句”
- [ 11-08]習近平:望臺灣各黨派、各團體正視“九二共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