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來到廣西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超級稻 再生稻”千畝示范片調研。 歐惠蘭 攝 11月4日,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來到廣西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超級稻 再生稻”千畝示范片調研。 歐惠蘭 攝 11月4日,桂北山區農業縣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種糧大戶在打麥穗。 歐惠蘭 攝 中新網桂林11月4日電(歐惠蘭)11月4日,廣西農業廳組織科研、教學、推廣等相關專家,對廣西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再生稻高產2000畝示范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測產的超優1000和Y兩優900品種3個示范點,獲得平均畝產514.6公斤的喜人成績。 當天,被稱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八零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老先生來到聯德村的田間地頭調研、觀摩測產驗收,并與該村種糧大戶“六零后”王良富交流。 位于黃關鎮聯德村的廣西灌陽縣千畝超級稻 再生稻高產栽培示范基地,示范面積2000畝,是袁隆平院士2012年啟動超級稻第四期高產攻關項目的協作攻關示范基地之一。今年的示范品種有超優1000、Y兩優900和Y兩優916。 示范基地采用“良種、良法、良田”“三良”配套措施。2015年示范基地頭季稻最高田塊畝產達968.4公斤,平均畝產935.6公斤;再生稻最高田塊畝有效穗31.5萬穗,平均穗粒數95粒,結實率77.5%以上。 從2010年開始連續種植超級稻 再生稻的種糧大戶王良富,今年3月下旬開始播種了3畝田,第一次收割的超級稻有950多公斤每畝,糧所收購,目前蓄留再生稻已陸續進入收割階段,再生稻有米質好、不用插秧等節約成本的優點,去年他種的再生稻有七八百斤的產量,老板上門收購,不用愁銷售。 在隨后舉行的廣西再生稻生產技術培訓班上,袁隆平說,再生稻的優點是不播種、不犁田、不插秧,省工、省肥,省錢,是一個發展方向。這次我看到田間最大的優點就是利病除害,模式很好,治病管理很好。他建議把灌陽的經驗在桂林十二縣推廣,他認為Y兩優900和超優1000這兩個品種在桂林很有發展前途。 袁隆平介紹,我們正在長江流域,湖南,包括桂北在實施“三一工程”,就是三分田要養活一個人的工程,三分田要產360多公斤糧食。中國人多地少,糧食生產沒有出路,我們過去是雙季稻加馬鈴薯,現在增加了一個新的內容,就是雙季稻加再生稻,值得大力推廣。 灌陽縣委副書記、縣長陸桂弟介紹,近年來,該縣培育了50畝以上糧食生產大戶129戶,經營面積達3.7萬畝,糧食規模化、集約化也在加快發展。2015年,全縣糧食總產量突破了17萬噸,超級稻最高單產連續6年創廣西單產之最,再生稻以單產超過500公斤領跑廣西。 |
相關閱讀:
- [ 10-28]袁隆平:“非典型”科學家的范例
- [ 10-28]袁隆平:“非典型”科學家的范例
- [ 10-27]不再任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官職 85歲袁隆平科研不"卸任"
- [ 10-09]超級稻頻遭質疑 袁隆平呼吁理性看待"不要潑臟水"
- [ 06-29]袁隆平上學時曾獲湖北自由泳第二名 同桌也是院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