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9日電 英媒本月29日撰文稱,今年初,默克爾已連續三次被選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政界人士”,她是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在國內也廣受歡迎。然而,沖向德國的難民危機很可能預示著默克爾時代的終結。 文章指出,由于僅今年就要接收超過100萬尋求庇護者,德國公眾的焦慮情緒正在上升,黨內對默克爾的批評也越來越多。幾位與她關系密切的政治盟友承認,現在看來很有可能的是默克爾不得不在2017年下屆大選前下臺。即使她做完這一任期,幾個月前還被廣泛討論的第四屆默克爾政府如今看來已不太可能。 但從某些方面看,這一切對默克爾非常不公。敘利亞內戰、厄立特里亞或阿富汗的困境并非默克爾造成。她對數百萬因沖突而流離失所的難民的回應是大膽而富有同情心的。默克爾已盡力保持了戰后德國最優秀的傳統——包括尊重人權以及堅定遵守國際法律義務。 文章隨后指出,問題是默克爾政府顯然已經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雖然德國官員公開支持總理的聲明——“我們可以做到”,但表面之下隱藏著恐慌:開支越來越大,社會服務體系不堪重負,默克爾的民意支持率正在下滑,而極右暴力事件正在增多。 默克爾與難民互動。 德國新聞雜志《明鏡周刊》本周寫道:“今天的德國已變成一個人們感覺可以完全不受約束地發泄仇恨和排外情緒的地方。” 隨著德國社會表面的平靜被打破,移民對經濟和人口結構帶來積極影響的觀點正在失去市場。相反,對收容如此多的新來者——尤其是來自正在內爆的中東的人——帶來的長期社會和政治影響的擔憂正在加劇。與此同時,難民仍在以每天約1萬人的速度涌入德國。(相比之下,英國愿意在4年期間收容2萬名敘利亞難民。) 文章指出,這與默克爾曾經展示出的鎮定與控制——體現在她的綽號“媽媽”(Mutti)上——形成鮮明對比。2014年期間,隨著默克爾領導歐洲應對歐元區危機以及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并,德國選民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傾向于相信這位總理的判斷。 然而,難民危機展示了默克爾的另一面。一些選民似乎已經得出結論:媽媽已經瘋了,她向全球的可憐人敞開了德國的邊界。 文章稱,當然,這是一種嚴重過于簡單化的描述。德國上月決定不將敘利亞尋求庇護者遣返回他們進入的第一個安全國家,這在一定某種程度上只是務實地承認,這樣的政策已不再可行。盡管如此,默克爾還是被廣泛視為宣布了“開放邊界”政策。這種印象揮之不去,使德國(連同瑞典)成為尋求庇護者首選的歐盟國家。 迅速扭轉這一局面的唯一途徑,是在邊境架起維克托·歐爾班領導的匈牙利政府所建的那種帶刺鐵絲網。德國一些保守派人士現在正在呼吁采取此類措施。但默克爾極不可能采用歐爾班的作法。她知道,這樣的政策將為歐盟內部人口的自由流動敲響喪鐘,也會將難民困在巴爾干半島地區,從而嚴重破壞那里的穩定。 相反,默克爾希望拿出一項歐盟范圍內的解決方案。但德國提出在歐盟各國分配難民的強制機制(以及一個分攤成本的應急基金)的計劃遭遇了強烈的抵制。結果是,德國與歐盟伙伴之間本來就因歐元區危機而變得緊張的關系正在惡化。上周末反移民政府在波蘭上臺,將使情況變得更糟。 難民高舉默克爾照片。 克爾還能扭轉局勢嗎?如果德國政府幸運的話,冬天的到來將減緩難民流入,可以為安排收容尋求庇護者,并與難民過境國家(尤其是土耳其)一起制定新的安排提供喘息空間。 文章還指出,如果默克爾能夠重新控制局勢的話,那么20年后,她仍可能會被視為一個不同、更具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德國,一個在經受考驗時堅持自己價值觀的國家的“媽媽”。 然而,如果涌入德國的難民人數在一段時期內繼續保持當前水平,而默克爾仍堅持開放邊界,那么要求她下臺的壓力將會增大。目前,她還沒有明顯的對手。但持續發酵的危機無疑將讓一些人跳出來。 文章最后指出,姑且不論默克爾的個人命運和聲譽,這場難民危機標志著一個轉折點。對德國而言,默克爾在2005年首次上臺后的10年現在看起來是一段幸運的時期,在那期間,德國能夠享受和平、繁榮和國際尊重,同時將世界的各種麻煩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外。如今,這樣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
相關閱讀:
- [ 10-28]默克爾第八次訪華重點談經濟 可能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 [ 10-22]默克爾敦促各方為緩和巴以地區局勢作出努力
- [ 10-15]德總理默克爾:土耳其是解決難民問題的關鍵
- [ 10-12]默克爾遭“十面埋伏” 德國民眾對執政黨支持率跌至38%
- [ 10-08]默克爾在閉門會議中抨擊東歐政府拒絕接收難民
- [ 10-08]默克爾談難民政策:不能關閉邊境 不能停止接收
- [ 10-08]德媒合成默克爾頭巾照惹爭議 觀眾稱敵視難民
- [ 10-03]2015諾貝爾和平獎9日揭曉 德媒預測默克爾大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