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共創面向全球的“黃金時代”之一——中英財金合作對全球的四點示范
2015-10-22 16:27:0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金融合作務實推進 習近平主席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說,倫敦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金融城則是倫敦的心臟,在這里可以感受到現代英國金融發展、經濟跳動的強勁脈搏。金融城既是中英深度合作的一個縮影,也是全球開放的一個生動詮釋。 中英兩國金融合作起步早、發展快、潛力大,走在各領域合作的前列。自2012年倫敦正式啟動“人民幣業務中心計劃”以來,英國在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獲批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初始額度、發行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發行人民幣債券、選定人民幣清算銀行、批準設立中資銀行分行等多個領域屢開先河。中英還將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的合作,積極考慮加強兩國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 倫敦金融城市長葉雅倫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說,中國的經濟發展故事令人驚奇,英國想在更大程度上參與這個經濟傳奇。倫敦金融城匯聚全球資金、金融軟硬件支持、專業人才和經驗知識,在幫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深化雙邊金融合作方面大有作為。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金融改革,英國則在努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兩國金融合作潛力巨大。英國作為主要的歐盟成員國,中英金融合作不僅互利雙贏,也對加強中歐合作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以中英合作為代表的中歐金融合作將更好地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利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貿易自由化,為中企赴歐洲投資、上市、發債和進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便利。 中英兩國也在完善國際金融秩序方面樹立了典范。作為主要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中國期待與更多發達國家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而努力,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投行等多邊金融機構中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國際金融規則和標準的改革,進一步完善國際金融秩序,增益國際金融治理,共同促進亞洲和世界的經濟繁榮。 投資合作開拓新域 習近平主席說,中英企業在開展雙邊合作時,還可以開展第三方合作,聯手開拓國際市場。中方愿同英方進一步探討,在第三方需要、同意、參與的基礎上,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幫助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國家發展。 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游,高鐵、核電、汽車等一大批產業和裝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性價比高,符合很多國家的需求和承接能力。 近年來,中英兩國已在基建合作方面有了范例。在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中國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就共同修建和運營英國薩默塞特郡的欣克利角C核電站達成戰略投資協議,我國核電產業實現了在發達國家市場的重要突破。 此外,中英雙向投資增長迅猛。過去3年,中國對英投資年均增長71.7%。去年,英國對中國投資同比增長87.6%,增速位居歐盟大國首位。未來10年,中國對外投資將持續增長,有關機構測算將超過1.25萬億美元,這將為中英合作提供更多寶貴機遇。 “我們期待,未來10年中國對英國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將超過1000億英鎊(約合1543.9億美元),”品誠梅森全球基礎設施部門負責人羅迪說。羅迪表示,中國投資將把英國年久失修的基礎設施提升到國際水準,中國將成為英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改變者”。 中國愿同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把各自的比較優勢銜接起來,實現聯動發展。中英兩國還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在裝備制造和資金方面,以及英國在技術創新、管理經驗和金融服務方面的優勢,推動兩國企業聯手拓展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把全球價值鏈的上中下游結合起來,打造經貿合作新空間,共享發展機遇。 新時代需要新思維,中國倡導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輻射效應,中國對世界貢獻的“正能量”還會持續增加。正如習近平主席向英國工商界人士介紹“一帶一路”建設時所指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多元的,共贏的。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
相關閱讀:
- [ 10-22]習主席訪英專家談⑤:登高望遠,為中英關系擘畫美好未來
- [ 10-22]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英雙方達成的成果
- [ 10-22]中英文化創意論壇舉行 雙方簽署3.25億英鎊大單
- [ 10-22]利益共同體構筑中英關系未來
- [ 10-22]習近平在中英工商峰上致辭 “四字”謀劃兩國合作新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