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接受路透社采訪
2015-10-18 20:15:45??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李艷 |
分享到:
|
習近平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強調 共同開啟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黃金時代” 為中歐關系全面推進注入新動力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 在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18日接受了路透社采訪。全文如下: 問:您即將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據悉英國王室和政府高度重視您的這次重要訪問并做了精心安排。在上世紀90年代您曾經訪問過英國,您對英國印象如何?對時隔20多年再次訪問英國有何期待?這次訪問會對中英關系和中歐關系產生怎樣的影響?一些英國人對中國仍然抱有疑慮,認為英國政府急于討好中國,如何保證英中關系互利互惠? 答:1994年,我訪問過倫敦、牛津、格拉斯哥、愛丁堡等地。那次訪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英國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友好的人民、優美的環境令人難忘。 這次我應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邀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待著同英國領導人和各界朋友共商兩國關系發展大計,為今后一個時期中英關系繪制路線圖,為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注入新動力,共同開啟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黃金時代”。 有關民意調查顯示,英國民眾對中國持較高的好感度。中英兩國人民相互欣賞對方創造的悠久而特殊的文化,這是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利條件。當然,也有人對中英合作抱有這樣那樣的疑慮。我想強調的是,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打開門,就要熱情接待四方來客。對客人熱情周到,是世界公認的待客之道。英國表示愿做對華最開放的西方國家,這是一個明智的戰略選擇,也完全符合英國自身的長遠利益。中國期待著同英國在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開展合作。 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總體放緩,但中英兩國投資經貿合作持續發展。英國已經成為歐盟內第二大對華投資國、中國在歐盟內第二大貿易伙伴和投資目的國,中國則是英國在歐盟外第二大貿易伙伴。2014年,中英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800億美元,中國自英國進口額5年內增長了兩倍。中英雙向投資增長迅猛。過去3年,中國對英國投資年均增長71.7%。去年,英國對中國投資同比增長87.6%,增速位居歐盟大國首位。 當前,英國政府制定了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打造“英格蘭北部經濟中心”、“英國工業2050戰略”等宏大計劃,這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有很多合作契合點。中國愿同英國一道,秉持包容開放、合作共贏理念,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領域,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今年是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也是中歐建交40周年。中英關系和中歐關系發展面臨繼往開來的重要機遇。英國是歐盟重要成員國,中英關系同中歐關系相輔相成。去年,我對歐盟總部進行訪問,同歐盟領導人一致商定,要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相信中英關系新發展將為中歐關系全面推進注入新動力,為促進中歐四大伙伴關系建設作出新貢獻。 問:倫敦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無論是作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還是今后通過實現“倫滬通”,倫敦希望在中國金融市場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您認為在中國金融市場現代化和全球化發展進程中,倫敦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答:改革開放37年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進展顯著。中國將繼續采取多種措施,推進金融業改革開放,使中國金融市場更加適應金融現代化和全球化發展的要求。 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經濟血液循環的一個重要泵站。加強同倫敦的金融合作,肯定是互利雙贏的選項。中英兩國金融合作起步早、發展快、潛力大,走在各領域合作前列。近年來,兩國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國在倫敦設立人民幣清算行,英國成為亞洲以外首個獲批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初始額度的國家、首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的西方國家、首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的主要發達國家。這是雙方合作的一大亮點。 倫敦早在2012年就正式啟動了“人民幣業務中心計劃”。經過幾年發展,倫敦已經成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之一。2014年,倫敦的人民幣外匯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43%,人民幣存款規模達到200億元,同比增長37%。 只要條件具備,中國愿意積極考慮加強兩國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倫敦可以發揮金融領域的獨特優勢,在中國金融市場現代化和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問:中國企業可能參與英格蘭西南部核電站建設。中國政府今年早些時候宣布將支持中國企業在諸如高鐵和核電等領域拓展海外市場。未來10年,您希望看到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您認為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會遇到哪些阻力?是否會導致新的貿易摩擦?中國政府采取國家補貼等方式支持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拓展,對其他市場主體是否公平?是否符合中國發展市場經濟的目標? 答:中國對外開放不斷走向深入,這既包括中國打開大門吸引外資,也包括中國企業走出國門進行投資。這是一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發生的事情,也是企業要發展壯大必然進行的事情。世界各大企業都走這條路。 中國企業發展得益于世界經濟,應該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突出優勢是處于全球產業鏈中游,高鐵、核電、汽車等一大批產業和裝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性價比好,符合很多國家需求和承接能力。中國愿同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把各自比較優勢銜接起來,實現聯動發展。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產物,希望三國企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造福英國人民。 對外投資遇到一些摩擦屬于正常的營商范疇。任何企業只要開展經營活動,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商言商,不能把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矛盾政治化,不要帶著偏見看待中國企業。企業發展當然要競爭,沒有人會把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我們希望這種競爭是良性的、符合市場規律的,而不要設置一些非經濟、非市場的“彈簧門”、“玻璃門”。同世界上老牌的大公司對比,中國企業走出去還缺乏經驗,在適應各國法律制度、技術標準、市場營銷、人員管理、當地文化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不斷提高。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中國企業會學到很多,會越做越好。 中國政府支持企業走出去,但強調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中國政府的作用是為企業爭取和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和公平的制度框架。這是各國政府都會做的事,而且西方國家做得比我們好。即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國對企業發展都會有形式多樣的支持措施,不能簡單把這些都看成是國家補貼。中國和西方國家體制不同,由于歷史原因,中國企業往往承擔了大量社會職能,難以用一種簡單的數學公式來計算。 未來10年,中國對外投資將持續增長,有關機構測算將超過1.25萬億美元,這將為中英合作提供更多寶貴機遇。兩國企業還可以加強在發展中國家的三方合作,把全球價值鏈的上、中、下游結合起來,共享發展機遇。 |
相關閱讀:
- [ 10-18]習近平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強調 共同開啟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黃金時代” 為中歐關系全面推進注入新動力
- [ 10-18]英國高層熱切期盼習近平主席訪英
- [ 10-18]開啟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習近平主席訪英前瞻
- [ 10-18]習近平的精準扶貧方略走向世界
- [ 10-17]習近平訪英行程定了!四大關鍵詞帶你先睹為快
- [ 10-17]各界熱評習主席主旨演講:學習中國模式 參與世界減貧發展進程
- [ 10-17]組圖:習近平與貧困地區百姓在一起
- [ 10-17]【學習大軍】習近平為什么舍不得他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