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2015年9月2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華盛頓布萊爾國賓館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是兩國元首在前往布萊爾國賓館的路上邊走邊談。 二、新地位 中國的國際地位是新的并在不斷變新。當下和以后的中美關系之所以不同于以往,關鍵在于中國的國際地位己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并且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這種變化會不斷超出想象。 建國初期的中美關系以意識形態對立為主,受美蘇冷戰的影響較大。隨著冷戰結束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美關系逐漸成為塑造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 隨著中國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大幅上升,美國對中國日趨重視,兩國經濟往來日益深化,美國不但不再打經濟牌威脅中國,而且需要憂慮中國經濟衰退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同時,中國國力上升使得中國外交的獨立性日益體現,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示范作用和影響力越來越大,習近平主席此次在聯合國主持南南合作圓桌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南南合作升級提供了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動力,引領南南合作實現歷史性新跨越,受到發展中國家廣泛認可。近年來,中國外交世界矚目,與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成為發展中國家在南北對話中的代表;2008年金融危機后,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主要驅動力;同時因為中國更多參與到各項國際事務中來,中國也有更強動機與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等交流,塑造更加公平的國際秩序。 中國國際地位新,還新在中國發展國情上。從經濟總量上說,我國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從人均發展水平上看,中國又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習近平指出:“我們也清醒認識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美國的七分之一,排在世界80位左右。按照我們自己的標準,中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則還有兩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國城鄉有7000多萬低保人口,還有8500多萬殘疾人。這兩年,我去了中國很多貧困地區,看望了很多貧困家庭,他們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