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 楊凱淇)“這臺音樂會很像是體育界的‘全明星賽’,匯集了世界各大樂團的華人音樂家,我很期待會有高水準的演出。”著名旅美華裔小提琴家、底特律交響樂團副首席吳海昕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27日晚,由中國國務院僑辦主辦的“黃河·全球華人音樂會”將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音樂名家將聯袂登臺獻藝,為全球華僑華人送上聽覺盛宴。正值中秋節,音樂家們在排練期間接受采訪時紛紛表示,相信演出將為這個傳統節日增添濃濃的“團圓味兒”。 “我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能在中秋節為同胞演奏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新加坡交響樂團長笛首席金塔說,他希望在演出中把自己在海外學習的和苦練的成果回饋給家鄉,用音符送出節日祝福。 德國青年中提琴演奏家許文箔也表示,此次受邀演出讓他有一種特別幸福的游子歸家之感。“音樂會給旅居海外的華人音樂家們提供了一個表達心聲的機會,同時也可借此向世界展示華人音樂的實力。” 旅美小提琴家朱丹特意選擇了一首《思鄉曲》作為表演曲目。“即使現今距《思鄉曲》的創作年代甚久,但是感情的傾訴和流露沒有改變。”朱丹說,他希望通過演奏這首曲子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表達給中國的“鄉親”。“這些年自己在外闖蕩,雖然不能時常與家人見面,但思念的情緒時刻伴隨,在團圓的節日時這種情緒更加強烈。家人常說,我每一次歸家之時,對他們而言,都是節日。” 第二次收到演出邀請的旅德中提琴演奏家鄭聞曉還回憶起去年同日參加首屆全球華人音樂會的場景,“與這么多華人音樂家一同站在北京的舞臺上,為中國觀眾演奏中國名曲,絕對是一次特殊的經歷。”他說,時隔一年再次相聚大家都很感慨,此次音樂會的節目單融合了中西方音樂文化,很符合華人音樂家的經歷,“這些曲目更能表達出中秋節是凝聚海外僑心的時刻”。 鄭聞曉說,在海外工作生活的華人音樂家,對音樂都有執著的追求。“這樣一場演出能帶給中國觀眾的不僅僅是海外華人在音樂上的理解和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夠進一步帶動中國古典交響樂團的成長。” 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家陸威坦言,由于工作安排,華人音樂家不可能經常作為獨奏家回國演出,但其實大家都很希望把多年在國外學習到、感受到的先進音樂理念及演奏經驗帶回中國。“華人音樂家對中國都有很深的感情,這次全球華人音樂會讓我們可以在中國的觀眾面前展現能力和實力。” 金塔則告訴記者,海外華人音樂家常年與當地音樂圈接觸,在讓外界了解更多中國音樂文化方面很有優勢。“我們可以讓國外音樂家對中國國內的音樂環境、學校教學、音樂會等都有更具體的認識,這對中外音樂交流至關重要。”他說,每一位華人音樂家都應承擔起把中國音樂文化帶出去的使命。 據悉,“文化中國·全球華人音樂會”是國務院僑辦近年來推出的重點僑務文化品牌活動。此次“黃河·全球華人音樂會”旨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凝聚全球華人力量。(完) |
相關閱讀:
- [ 09-27]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意境悠遠的“中秋詞話”
- [ 09-27]首屆中國·鼓嶺中秋國際詩樂會視頻播報
- [ 09-27]春倫集團助力首屆圓夢·中國鼓嶺中秋國際詩樂會
- [ 09-27]第二屆中秋國際詩樂會今晚上演 東南網微信同步直播| 專題
- [ 09-27]中外友人齊聚福州鼓嶺 共享中秋詩樂盛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