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將迎來重大改革。《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目前由農業部牽頭,多部委正在研究制定“關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其重點在于明確集體產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在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時,還將分類推進集體資產確權到戶以及股份合作制改革,要求將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每位集體組織成員身上。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成果及其他相關數據顯示,全國農村集體土地的總面積為66.9億畝,包括55.3億畝農用地和3.1億畝建設用地,非資源性資產達到2.4萬億元,這些資產和資源是集體經濟存在的根基。據多位專家介紹,隨著農村集體資產規模的不斷增大以及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資產歸屬不清、管理不嚴導致的資產荒廢和閑置等風險逐漸顯現出來。 在目前國務院部署開展的11項農村改革試點中,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是一項重要內容。據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介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從25年前就已開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地處改革前沿的珠江三角洲一帶,農村社區居民結構日趨復雜,同時集體資產的管理和收益分配矛盾突出,農民群眾主動開展了各具特色的產權制度改革探索與實踐。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后,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也遇到同樣的問題,相繼進行改革試點。目前,全國范圍內約有4.8%的村集體已經進行此類改革。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十三五”期間農業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研究制定中的“關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則是該系列改革的頂層設計,并明確改革的第一項舉措就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其中開展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三塊地”的改革試點目前正在審慎展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授權國務院在33個試點縣(市)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以便開展試點工作。而另一項“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改革”工作的核心, 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正在抓緊推進,并有望在2017年左右完成。 據悉,在土地制度改革逐漸深化的同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還將分類推進集體資產確權到戶以及股份合作制改革。對于集體經營性資產,將折股量化到組織成員,同時將健全農村集體資金、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資源等“三資”的管理監督和收益分配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價值在數萬億元的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是農村集體成員的一筆巨大財富,對這筆財產的處置,目前很多地區雖然已經有分紅,但采取集體折股量化做法的并不多。這是考慮到在產權交易市場并不完善的現狀下,集體成員一旦出現變動,會發生股權糾紛,而折股時也容易因為村干部權力過于集中產生貓膩。但總體來說,折股量化可以更好地解決集體資產盈利后的分配問題,更好地保障農民個人的財政權利。 實際上,在已經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試點中,京滬兩大地區采取的股份合作制在折股量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據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就要求以行政村為單位設立村經濟合作社,此后采取存量資產量化、“資源資本”以及社員投資入股等多種方式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目前新型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個人股比例一般不低于70%,而全市村級完成這項改革的比例已接近100%。 在上海,據該市農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參加鎮、村兩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革的股民已經超過100萬人,在城市化地區采取股權形式量化集體資產,早在兩年前該市改制后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年收益分紅就已超過5億元,人均分紅超過3000元。記者林遠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