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抑郁癥不能小覷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抑郁悲觀,與現實環境極不相稱。”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鐘鵬表示,患抑郁癥的人,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總感覺自己活的很累,感覺像行尸走肉一樣,心情非常的壓抑,不愿意與任何人進行交流,似乎沒有任何事情能夠讓他快樂起來。“輕者消極,重者甚至會有輕生的念頭。青少年的抑郁行為表現得更為突出,如逃學、不服從老師或家長的管教、學習成績下降等。”李鐘鵬表示,作為老師或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心理上的變化,尤其是心理壓力比較大的孩子,如孩子一段時間食欲不佳,且身體逐漸消瘦,記憶力、注意力減退,缺乏動力,總感覺自己什么也不會做,什么也做不好;開始不大愿意與別人說話和交流,喜歡一個人獨處,經常一個人默默的發呆或者流淚,還有可能會出現失眠或睡不醒,甚至連學校也不愿意去等等。作為老師或家長,雖然不能象專業心理醫生那些準確診斷學生的抑郁,但牢記這些癥狀有助于了解自己的學生和孩子。抑郁情緒是造成學生自殺的重要原因,對于那些患有抑郁癥的學生應當及時治療。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讓孩子產生抑郁的心理,一定要合理引導孩子,注意多和孩子做好溝通,了解孩子,一旦發現孩子存在抑郁的心理表現,一定要及時找心理老師咨詢或治療,幫助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 除了抑郁情緒的影響,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也是造成青少年采取極端方式解決問題的主要原因。李鐘鵬告訴記者,社會經驗不足、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差是目前大多數中學生明顯的心理特點,所以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的道路。家長不要過度關注甚至操控子女的學習、生活,導致孩子完全沒有了獨立的空間,應該創造條件并用心陪伴,讓孩子的心理也能夠像身體一樣健康成長。他建議,學校也應當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心理咨詢輔導員,同時和學生家長暢通溝通渠道,防止和減少學生自傷、自殘、他傷事故的發生。唯有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注、共同努力,孩子才會走出心理陰影。? |
相關閱讀:
- [ 09-11]患者吐槽抑郁癥臨床現狀:心理醫生像藥店售貨員
- [ 08-03]美研究:在家長時間玩手機或為抑郁癥前兆
- [ 07-25]山東東平檢察院黨組副書記自殺身亡 患抑郁癥多年
- [ 06-19]抑郁癥患者在北京火車站搶奪民警配槍 獲刑4年
- [ 06-13]抑郁癥司機撞人致2人死 事發后報警威脅警方
- [ 06-09]青海一正廳級退休官員墜亡 知情者稱患抑郁癥(圖)
- [ 06-09]青海體育局退休局長墜亡 知情者稱患抑郁癥(圖)
- [ 05-14]韓國軍營槍擊案兇手遺書曝光 患嚴重抑郁癥(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