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港口”正揚帆
——構建中國-東盟信息港紀略
9月14日,位于南寧市五象新區的中國移動廣西公司信息交流中心的通信生產樓建筑體,已基本竣工。這一信息交流中心,是廣西為加快修筑面向東盟的國際信息產業基地,促進中國-東盟電子信息產業合作而建。記者李 軍/攝
跨越千年的海上絲綢之路,見證了“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繁華盛景,推動了東西方的大交流大融合,也把中國與東盟各國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
如今,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順著“互聯網+”的浪潮,中國-東盟信息港的大幕徐徐揭起,一幅相互連通的“網上港口”藍圖漸漸展開。
先行旗艦項目:
打造標志性工程
作為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首個論壇,9月13日至14日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開場不同凡響。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是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標志性工程和先行旗艦項目;在信息港建設上誰不動誰就會成為信息的孤島……這些全新的理念和共識,在會場內外迅速掀起頭腦風暴,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按照規劃,中國-東盟信息港總體建設目標是形成以中國廣西為核心,面向東盟、服務中國西南中南的國際通信網絡體系和網絡樞紐。這讓正在為加快實現“兩個建成”目標而奮斗的廣西,再次站到聚光燈下,迎來深層次、大力度推進對外開放合作及新興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機遇。
隨著“互聯網+”的推進,中國互聯網產業增長速度是GDP增速的5倍;東盟主要國家和中國的互聯網個人使用率均在48%左右,居世界第三;東盟60%的網民通過網絡觀看影視節目、網絡影視視頻。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數字經濟發展和新媒體傳播方面有著廣泛需求和巨大潛力。
一年前,在南寧召開的首屆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提出打造中國-東盟信息港,得到東盟代表的高度認同和積極響應。一年來,基礎設施、信息共享、技術合作、經貿服務、人文交流五大平臺建設全面推進,引領和帶動著中國與東盟網絡領域的全面交流和共同發展。
這一戰略構想的效果,已經開始逐步顯現。“我們非常感謝中國在推廣信息技術方面給予我們的幫助。”老撾郵電部長謝姆·蓬瑪占說,通過中國的光纖接入以及與泰國、越南的光纖接入,老撾與鄰國在建立聯系方面實現了互利共贏。
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在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開幕式的致辭中表示,構建以廣西為支點的中國和東盟信息樞紐,發展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互聯網經濟,攜手共筑“信息絲綢之路”,對于推動“一帶一路”戰略落地生根,建立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跟其他國家相連,就會成為信息的孤島;如果每個國家都相連了,每個國家都可能成為信息港。”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在會見東盟各國代表團團長時表示,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的指導思想是政府搭臺、企業主體、市場行為、互惠互利、服務東盟、實現共贏。
東盟各國的代表也都表達了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正逢其時,樂見其成的看法。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期間,中國國家網信辦與老撾郵電部簽署了《網絡空間合作與發展諒解備忘錄》,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也達成了廣泛的合作意向。
從倡議到實際行動,越來越多的人深刻認識到,中國-東盟信息港是網絡互聯之港、信息互通之港,是財富匯聚之港、文化交融之港,更是合作共贏之港、成果共享之港。
各方熱議:
為區域合作插上“數字”翅膀
此次論壇共有280多名代表參會,與會代表圍繞信息港建設、電子商務、網絡文化建設、網絡安全等重大議題共同探討發展之策,提出許多真知灼見。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要圍繞把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典范,更好地向中國-東盟各國提供技術合作、投資經貿往來、信息共享、人文交流等全方位服務。
中國和東盟地區是全球信息通訊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區域內國家之間的網絡連接已經基本形成,但一些國家互聯網信息和業務的互通仍繞到區域外的國家。柬埔寨S·I網絡總裁賽·梅他坦言,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并不是很好,物流不是很按時,清關也比較慢。但正因為此,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對于中國的電商企業而言,是淘金的熱土。
中國相關企業面對商機,躍躍欲試。中國聯通集團公司副總裁姜正新表示,目前中國聯通正在與緬甸運營商合作,建設目前中國唯一一個境外國際海纜紐帶。“我們將把東南亞打造成蘇寧在海外發展的先行地區。”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說,公司希望和東南亞一些企業建立合作,利用新型的互聯網+模式,將中國比較成熟的電子商務模式進一步融入東南亞市場。
基地建設:
信息港起錨需做好“廣西動作”
9月13日,中國-東盟信息港基地正式揭牌,跨出信息港建設的堅實一步。核心基地就設在東博會舉辦地南寧。該基地將由總部基地和產業園區等板塊組成,已篩選34個項目作為重點項目,總投資約209億元。
這一利好消息傳出后,本地輿論歡欣鼓舞,認為廣西通過成功搭建東博會這一重要合作平臺,在受益于信息港建設的同時,也將通過自身優勢的發揮,為信息港發展提供“硬件”配套和“軟件”服務。
不少與會代表認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和東盟共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鉆石十年”。“要實現到2020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的目標,這就需要創建更加互聯、高效、低廉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網絡信息服務。中國-東盟信息港正是滿足這一需要的優質區域產品。”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介紹,目前廣西正在推進與東盟五網同建,也就是建設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海運網、航空網和信息網。
可以說,為了更好把握信息港建設這一重大機遇,廣西已經提前做足了準備——
中國聯通2010年在南寧設立了中國第四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隨后開通了南寧國際直達數據,通過路纜已經實現與越南等國的直接互聯,通過海纜已經實現與馬來西亞等國的直接互聯;在南寧設立了中國-東盟電子商務園區,并通過引入京東、騰訊、阿里巴巴等一批龍頭電商企業,成為中國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作為國家批準的兩個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廣西的商業銀行與柬埔寨、新加坡等國建立了跨境人民幣代理結算關系。
日前,南寧市還與新華社簽署了“中國-東盟(南寧)貨幣指數”合作協議,為中國-東盟自貿區自由貿易提供高效直接的貨幣兌換依據和參考。
展望未來,廣西起錨遠航,路徑明確——
統籌推進“寬帶廣西”、北斗導航試點、云計算中心等一批信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重點發展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網絡動漫、云計算及大數據等產業;搭建智慧城市、智能電網、遠程醫療等技術交流和項目合作平臺,暢通中國與東盟國家互聯網領域交流合作渠道……
“千年潮未落,風起正揚帆”。中國-東盟信息港已千帆競發,破浪前行。只要我們同舟共濟、齊心協力,積極應對挑戰,共同把握機遇,就一定能夠開辟出寬闊的“信息絲綢之路”,不斷駛向中國-東盟合作與發展的深邃藍海!
■要聞速評
共享“信息海絲”紅利
潘云鋒
當前,互聯網正在成為繼陸路、海運、航空之外,另一條連接中國與東盟的“絲綢之路”。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是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標志性工程和先行旗艦項目。隨著中國-東盟信息港基地正式落戶南寧,對廣西的開放合作及新興信息技術發展都帶來了新的機遇。
作為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在建好信息港,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務中國-東盟合作的同時,更要從中捕捉商機,用好信息港這一平臺。使“信息海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內容,讓區域內更多企業和民眾共享“信息絲綢之路”的紅利。比如,跨境電子商務是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東盟信息港的建設,廣西必將成為發展中國-東盟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立足點,為廣西跨境電子商務帶來重大商機。結合我區實際,充分發揮我區的優勢,用好信息港這一平臺,發展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網絡動漫、云計算及大數據等產業,使其成為我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力促進我區經濟發展。
各方熱議:
為區域合作插上“數字”翅膀
此次論壇共有280多名代表參會,與會代表圍繞信息港建設、電子商務、網絡文化建設、網絡安全等重大議題共同探討發展之策,提出許多真知灼見。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要圍繞把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典范,更好地向中國-東盟各國提供技術合作、投資經貿往來、信息共享、人文交流等全方位服務。
中國和東盟地區是全球信息通訊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區域內國家之間的網絡連接已經基本形成,但一些國家互聯網信息和業務的互通仍繞到區域外的國家。柬埔寨S·I網絡總裁賽·梅他坦言,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并不是很好,物流不是很按時,清關也比較慢。但正因為此,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對于中國的電商企業而言,是淘金的熱土。
中國相關企業面對商機,躍躍欲試。中國聯通集團公司副總裁姜正新表示,目前中國聯通正在與緬甸運營商合作,建設目前中國唯一一個境外國際海纜紐帶。“我們將把東南亞打造成蘇寧在海外發展的先行地區。”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說,公司希望和東南亞一些企業建立合作,利用新型的互聯網+模式,將中國比較成熟的電子商務模式進一步融入東南亞市場。
基地建設:
信息港起錨需做好“廣西動作”
9月13日,中國-東盟信息港基地正式揭牌,跨出信息港建設的堅實一步。核心基地就設在東博會舉辦地南寧。該基地將由總部基地和產業園區等板塊組成,已篩選34個項目作為重點項目,總投資約209億元。
這一利好消息傳出后,本地輿論歡欣鼓舞,認為廣西通過成功搭建東博會這一重要合作平臺,在受益于信息港建設的同時,也將通過自身優勢的發揮,為信息港發展提供“硬件”配套和“軟件”服務。
不少與會代表認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和東盟共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鉆石十年”。“要實現到2020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的目標,這就需要創建更加互聯、高效、低廉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網絡信息服務。中國-東盟信息港正是滿足這一需要的優質區域產品。”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介紹,目前廣西正在推進與東盟五網同建,也就是建設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海運網、航空網和信息網。
可以說,為了更好把握信息港建設這一重大機遇,廣西已經提前做足了準備——
中國聯通2010年在南寧設立了中國第四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隨后開通了南寧國際直達數據,通過路纜已經實現與越南等國的直接互聯,通過海纜已經實現與馬來西亞等國的直接互聯;在南寧設立了中國-東盟電子商務園區,并通過引入京東、騰訊、阿里巴巴等一批龍頭電商企業,成為中國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作為國家批準的兩個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廣西的商業銀行與柬埔寨、新加坡等國建立了跨境人民幣代理結算關系。
日前,南寧市還與新華社簽署了“中國-東盟(南寧)貨幣指數”合作協議,為中國-東盟自貿區自由貿易提供高效直接的貨幣兌換依據和參考。
展望未來,廣西起錨遠航,路徑明確——
統籌推進“寬帶廣西”、北斗導航試點、云計算中心等一批信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重點發展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網絡動漫、云計算及大數據等產業;搭建智慧城市、智能電網、遠程醫療等技術交流和項目合作平臺,暢通中國與東盟國家互聯網領域交流合作渠道……
“千年潮未落,風起正揚帆”。中國-東盟信息港已千帆競發,破浪前行。只要我們同舟共濟、齊心協力,積極應對挑戰,共同把握機遇,就一定能夠開辟出寬闊的“信息絲綢之路”,不斷駛向中國-東盟合作與發展的深邃藍海!
■要聞速評
共享“信息海絲”紅利
潘云鋒
當前,互聯網正在成為繼陸路、海運、航空之外,另一條連接中國與東盟的“絲綢之路”。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是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標志性工程和先行旗艦項目。隨著中國-東盟信息港基地正式落戶南寧,對廣西的開放合作及新興信息技術發展都帶來了新的機遇。
作為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在建好信息港,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務中國-東盟合作的同時,更要從中捕捉商機,用好信息港這一平臺。使“信息海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內容,讓區域內更多企業和民眾共享“信息絲綢之路”的紅利。比如,跨境電子商務是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東盟信息港的建設,廣西必將成為發展中國-東盟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立足點,為廣西跨境電子商務帶來重大商機。結合我區實際,充分發揮我區的優勢,用好信息港這一平臺,發展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網絡動漫、云計算及大數據等產業,使其成為我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力促進我區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