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熱議中國股市:震蕩無礙中國經濟
2015-09-09 21:50: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暉 |
分享到:
|
王建宙(左二)、王俊(右二)、李瑞麟(中)、朱寧(右)等參加題為“中國改革議程”的分論壇。 中新社發富田 攝 中新社大連9月9日電 (王恩博)持續震蕩的中國股市頗受輿論關注,而這一熱潮亦被帶至在大連召開的201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認為,A股震蕩并未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過大影響,同時有專家認為中國股票市場亟待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 近期,中國股市持續震蕩。剛剛過去的8月,A股具有代表性的上證綜指累計跌幅近13%,并一度跌破3000點大關,創年內點位新低。 談及中國股市走低的原因,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亞太區副主席李晶認為,由于中國資本市場1991年才初現雛形,事實上股市在中國仍屬新興市場,投資者以個人散戶居多,所以從本質上來講,中國股市相對成熟的西方股市更容易出現震蕩。 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主任李稻葵則將股市比喻成體育賽事,運動員和觀眾必須同時遵守游戲規則,賽事才能有序進行。他表示,在中國股市中,部分上市公司作為“運動員”一味緊追現金紅利,投資者作為“觀眾”則經常作出過激反應,因此一旦積極性退卻,市場便容易出現下行。 隨著連日來中國股市的震蕩,有市場人士擔憂,其是否會對中國經濟,甚至世界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資本市場市值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40%,而這一數字在美國是140%。”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瑞麟認為,中美兩國股市在各自經濟中的角色有所不同,而外界高估了中國股市之于經濟的重要性,“即便在6、7月中國A股大跌之后,中國基礎消費需求仍然相對強勁,總體上來講依然保持較好增速。” 在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看來,7月的中國股市確實對中國,乃至全世界沖擊頗大,但心理因素大于實際影響,對實體經濟以及對中國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造成的沖擊有限。 李稻葵對此亦不擔心。他指出,中國的經濟和西方國家有所不同,股市和實體經濟間的聯系并不緊密,“有時候經濟發展得挺好,但股市卻是熊市。” 為應對股市震蕩,中國官方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市場、重塑投資者信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在論壇上與中外企業家和媒體代表對話交流時表示,針對中國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在6、7月份發生的異常波動,有關方面采取措施穩定市場。“現在可以說防范住了系統性金融風險”。 王洪章亦認為,中國官方出手穩定股市的成效非常明顯,“監管者最重要的目標是維護投資者權益,這些政策的目標非常對,措施也是得體的。” 他進一步指出,從7月9日到8月10日期間,滬指上漲400多點,漲幅達12%,“這種效果無論對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非常正面,特別在中國經濟下行之時,通過資本市場措施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張曉強坦言,與西方成熟市場相比,中國股票市場制度還并不完善,仍需要更好實現轉型與管理,并吸取經驗教訓,“怎樣把股市做得更好?中國在監管方及投資者兩方面,都需要做一些事情。” 李克強9日回答外企代表的一番話則進一步為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定下基調。他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因為這也是中國維護金融穩定的需要,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需要,“總的來說,改革的方向不會變,改革的步伐不會停。”(完) |
相關閱讀:
- [ 09-09]“讀心術”成達沃斯論壇討論話題
- [ 09-09]"2015夏季達沃斯"讓世界感受中國互利共贏的誠意
- [ 09-09]達沃斯進入"中國時間" 全球關注"中國方案"
- [ 09-09]加強安保 護航夏季達沃斯
- [ 09-08]總理達沃斯論壇中的“關鍵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