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方主戰場 和平捍衛者
2015-09-04 07:35:47??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梅津采夫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規模宏大,有數十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與,具有廣泛代表性。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著特殊意義,這是在向無數為締造戰后和平而流血犧牲、建立豐功偉績的人們致敬。對于那些戰勝國的人民所建立的豐功偉績,無論如何評價都不為過。 對于二戰的勝利和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國的作用,包括蘇聯人民的作用、中國人民為戰勝日本軍國主義發揮的特殊作用,都具有永恒的意義。 紀念活動對青年來說也有重要意義。他們生活在更為安寧、安全和舒適的時代,大部分從未體驗過殘酷的戰爭,但他們應該了解,在曾經用鮮血捍衛和平的上一代人面前,自己肩負著怎樣的責任和道義。 紀念抗戰還是一次機會,它促使各國考慮如何采取措施,合力打擊當今世界存在的一些邪惡勢力,以保障本地區和世界的安全與穩定,使人們對未來更有信心。 21世紀,人類面臨著恐怖主義威脅。上海合作組織的使命之一就是打擊“三股勢力”、跨國有組織犯罪、非法販運毒品和武器以及非法移民,這同樣是為本地區的和平、安全、穩定和繁榮而奮斗。中國在這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抗戰年代,為了自由和獨立的崇高目標,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團結在一起,蘇聯紅軍和其他國家的人民也曾幫助中國人民。我對中國人民懷有深深的敬意。值此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祝愿中國繁榮富強、充滿活力,開拓美好未來,進一步鞏固與友好國家、伙伴國和鄰國的關系,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張光政采訪整理) 樸槿惠 韓國總統 韓中兩國在20世紀上半葉都經歷了遭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不幸歷史,擁有相似的歷史記憶。當時,中國是韓國獨立運動的主要舞臺,相當多的韓國獨立運動在中國開展,在此過程中得到了很多中國人民的支援,我和韓國民眾對此銘記不忘,對老朋友常懷感激之心。 韓國也在慶祝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光復70周年,再次審視過去獨立抗爭歷史的活動在各地開展,韓國也越來越關注曾在華進行的獨立運動歷史。參加完9月3日在北京舉辦的紀念活動后,我將前往上海,參加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再次開館的典禮。這將成為回顧上個世紀,韓中兩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成為“患難之交”這段歷史的良好契機。不僅是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重慶的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哈爾濱的安重根義士紀念館等韓國獨立運動歷史遺跡也都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妥善保護,我對此致以深深的謝意。 今年不僅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半島光復和分裂70周年,是一個有深刻象征意義的年份,互相具有深遠的意義。現在仍處于各種矛盾和對立的東北亞地區需要建立和平與合作的秩序,為此區域內國家需要共同攜手努力,以正確的歷史認識為基礎,發展面向嶄新未來的關系。只有以此為前提,過去歷史留下的創傷才能得到治愈與平復。在流淌不息的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痕跡也會永存。企圖否認歷史無異于想只手遮天,不自量力。 本地區各國以共同認識為基礎,增進相互合作的范例十分重要。韓國正在推進東北亞和平合作構想,努力重啟韓中日領導人會議也是為了增進合作的慣例,建立信任的新秩序。希望此次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活動和韓中領導人會晤能成為在東北亞地區建立起更加面向未來秩序的重要轉折點。 今年年初,我通過人民網向中國網友致以新年祝福后,便收到了很多來自中國民眾滿懷深情的書信,我非常感謝中國民眾的這種毫無保留的支持。 為了共同實現韓國夢與中國夢,正逐步擴大到政治和安全領域的“韓中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應實現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半島與東北亞地區持久和平與穩定的未來,兩國需充實在這一領域的協作與努力。 為了支撐政治、經濟兩大合作主軸,進一步擴大韓中兩國人民間文化領域交流的寬度,加大相互理解的深度至關重要。隨著韓中兩國關系的進一步發展,面臨的挑戰因素也在增多。如果能運用智慧解決這些問題,讓韓中兩國關系可以面向未來持續發展,相信將助力于中國的中國夢與韓國的第二個漢江奇跡的共同實現。 (本報駐韓國記者萬宇、陳尚文采訪整理) 祖 馬 南非總統 中國的勝利為當今21世紀世界各國作為朋友和伙伴謀求和平共存打下了基礎。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生命、財產損失和承受的痛苦都是巨大的。中國人民的勇氣和毅力不可被低估。即便中國人民曾遭受如此令人痛心的侵略,你們依舊能夠奮發圖強,并崛起成為全球大國之一,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發揮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中國不僅崛起了,而且在崛起的過程中,中國一直堅定地秉承著“雙贏”的理念,始終不渝堅持對和平的承諾,不斷努力與各國建立友誼,避免與他國成為敵人。 我相信,中國在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中的承諾,和由此體現出來的團結精神是積極的,它也反映了世界人民維護戰后和平國際秩序、尤其是保護戰后70年所取得的積極成果的共同愿望。 長期以來,中國都致力于增進與國際社會的交往,這對于推動國際秩序和聯合國發展十分重要。南非和中國作為金磚國家的成員,有時會遭到“意圖破壞現有國際秩序和機構”等非議,但這與事實相差甚遠。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成員國一樣,目標都是構建一個更加平等、和平的國際秩序,并反映全球人民的愿望。 在過去70年里,中國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多年來,南非人民對于中國的迅猛發展十分敬佩,并相信中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還會創造更多輝煌。我們同時相信,21世紀是屬于非洲和亞洲的,中國將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也很高興能和中國分享這樣的友誼。 不過,在過去70年中,我們同樣認識到,聯合國和國際秩序不能夠停滯不前,它必須盡快進行改革,以維護全球和平、安全和繁榮。眾所周知,盡管目前有很多改革的努力,但是眼下的國際秩序已無法全面反映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利益。 在21世紀,人類生存仍面臨巨大威脅,全球必須以合作為主,時刻警惕沖突或環境災難給人類帶來的迫切威脅。 (本報駐南非記者倪濤采訪整理) 尼科利奇 塞爾維亞總統 我很高興來華同中國人民一道,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塞爾維亞視中國為偉大和真誠的伙伴,對兩國關系的發展感到滿意。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屬于全人類的偉大勝利,值得紀念與慶祝。塞爾維亞和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遭受侵略,并為抗擊法西斯付出了巨大犧牲。中國作為戰爭中的正義方,通過舉辦紀念活動所展示出的國家能力,證明自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角色之一。 我認為,過去的仇恨不應成為如今國家間合作的障礙,二戰的戰勝國與戰敗國都應該來參加這一紀念活動,以此銘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慘痛教訓,提醒人們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可貴。人們會看到,法西斯主義發動戰爭是徒勞的,因為中國不僅從戰爭中恢復過來,而且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中國在東方主戰場對日本侵略者的頑強抵抗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侵略者在戰爭中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恐怖罪行,使中國人民在二戰中承受了巨大的苦難。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與日本侵略者作戰,為盟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用巨大的犧牲為全人類的自由與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近年來,塞中友好關系不斷加強。我們愿意借鑒中國發展經驗,歡迎中國企業參與塞爾維亞的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共同努力將雙方務實合作提升到新階段。我們愿加強同中方在通信、汽車制造、交通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 (本報記者孟祥麟、黃云迪、孫超采訪整理) 版式設計:劉 慧 |
相關閱讀:
- [ 09-02]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 [ 08-31]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東方主戰場
- [ 08-29]為什么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 [ 08-28]外媒:49國首腦高官出席閱兵彰顯中國東方主戰場定位
- [ 08-28]普京訪華將簽天然氣"大單" | 西藏經濟觀感 | 實現復興夢 | 《東方主戰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