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換帥:左手抗壓 右手改革
2015-08-28 07:02:14??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國聯通王曉初: 改革者的新硬仗 王曉初素來以推動改革著稱。隨著3G普及和4G發展,全球運營商從語音經營步入流量經營時代,王曉初此前就給中國電信帶來了更多開放色彩。 2004年,王曉初從中移動離職,赴任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在正式任命一個月后,他就在集團工作會議上提出,“從傳統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的戰略。從2005年開始,中國電信相繼開發推出號碼百事通、商務領航等新業務,業務創新帶動了企業內部的技術、網絡和管理創新。 在3G戰場上,中國電信“天翼3G”繞開價格戰的“紅海”,將經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綜合信息服務上。這讓中國電信完成了從“傳統的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亮麗轉身。 在王曉初的帶領下,中國電信在3G元年實現了業務收入和利潤實現雙增長,用戶達5609萬,終端銷量突破3000萬,天翼的品牌知名度躍居行業3G品牌首位。 2011年以來,王曉初開始力推“一去兩化新三者”改革:“一去”是指運營商“去電信化”;“兩化”是指以更開放的心態推動“市場化和差異化”;“新三者”是王曉初對行業快速變革下的運營商的新定位,即做“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同時,他也積極推動了中國電信內部的“劃小承包”改革,將基礎業務單元大膽承包給基層經營者。2014年,中國電信率先在部分旗下公司引入民資股權。盡管體制色彩濃厚的運營商開展混改并非易事,但王曉初的嘗試卻值得肯定。 外界普遍認為,王曉初調任中國聯通后,一定會根據中國聯通的現狀,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展開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對王曉初而言,眼前的這場仗卻并不好打。 根據三大運營商最新發布的2015年中期財報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移動營收3407億元,凈利潤573億元;中國電信營收1649億元,凈利潤109.8億元;中國聯通實現營收1446.9億元,凈利潤69.9億元。由此,可以看出,曾靠3G稱霸一時的中國聯通在三家運營商競爭中已處劣勢。 此外,中國聯通在今年上半年已流失千萬用戶,這也是其自3G時代以來最慘重的連續性用戶流失。而同期,中國移動在4G用戶增長上表現出色,中國電信增長雖稍遜色,但增長額也非常可觀。 中國聯通高管多次直言,未能及時拿到FDD牌照是造成用戶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但業內人士更傾向于認為,當競爭對手都在打4G牌的時候,聯通企圖以“42M的3G等于準4G”來迎戰4G的決策,才是失去此次戰役有利地位的根本原因。 這意味著,在王曉初執掌帥印后,迅速調整中國聯通的4G戰略將成為當務之急。事實上,從網絡層面看,聯通的FDD-LTE網絡在4G時代擁有顯著的技術優勢,產業鏈也相對完善,在商用推廣上并沒有太大困難。但中國聯通由于沒有在前期進行大規模的網絡建設,因此在網絡覆蓋上和中移動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業內多數分析傾向于認為,王曉初到任中國聯通后,會補上4G網絡建設的欠賬,通過進一步的網絡覆蓋,逐漸扭轉目前的頹勢。 的確,此前的中國聯通有在3G時代的成功經驗,但對王曉初而言,難題是:如何一邊保持大規模網絡建設支出,一方面穩步提高中聯通的營收和利潤——畢竟,此前中移動在4G網絡方面的綜合投資超過了千億,如果想要繼續和中移動一較高低,中國聯通也勢必要大舉投入,而這必將使其業績受到不小影響。 事實上,王曉初不僅要解決中國聯通自身的問題,還要面臨和中移動、中國電信共同的行業危機。“提速降費”就是一道待解之題。 對王曉初而言,要在不影響中國聯通下半年業績的前提下完成上述任務,難度可想而知。雖然外界相信,王曉初上任后,一定會推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但問題是,和當年進入中國電信有充足時間對其進行系統性改造不同,現在留給王曉初改造中國聯通的時間并不多,在他退休之前,能否完成中國聯通4G業務的“逆襲”恐是未知數。 中國電信常小兵: 回歸后扛重任 歷經11年,常小兵回歸中國電信。由于在王曉初時代,中國電信已經積極進行了各項改革嘗試,因此外界對常小兵的回歸更多地集中在——他將如何執行中國電信的既定改革方針,在此基礎上,面對外界的改革壓力,他又該作何應對? 2004年,常小兵辭去中國電信副總經理的職位,接替王建宙出任中國聯通董事長。此后在中國聯通的經歷對常小兵而言頗為“不易”。三大運營商中,爭取到WCDMA牌照的中國聯通曾在3G時期對中移動構成巨大威脅,甚至一度搶奪了中移動大量高端用戶。2008年,電信行業迎來第四次重大改革,中國電信收購了原中國聯通CDMA網絡,原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并,并成為現在的中國聯通。 這次合并成了中國聯通此后很長一段時間的“煩惱”。因為原中國聯通和原中國網通人馬“互搏”,聯通白白丟失了巨大的3G牌照優勢,加上對3G的戰略依賴,中移動、中國電信先后發力4G后,4G發展投入不足的中國聯通2015年上半年出現凈用戶數下降。 離開中國聯通的常小兵,似乎將這些問題都留給了繼任者王曉初,但作為王曉初的繼任者,他同樣面臨不少問題。 在王曉初任內,中國電信已經開始了各項改革嘗試,除了包括運營商戰略層面的轉型外,還有頗受外界關注的“混改”。盡管在運營商特殊身份的限制下,其改革步伐并不算快,但在王曉初的堅持下,中國電信毫無疑問已經扛起運營商改革的大旗。根據此前中國電信的戰略規劃,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興的數據業務,將是中國電信未來發展的重點;與此同時,中國電信還將嘗試將更多業務向民資開放。 目前,業內預計2020年左右,移動互聯將從現在的“人與人”的連接逐步擴展到“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連接的形式和數量激增,同時帶來的海量流量增長以及商業業態變化,對運營商的支撐能力建設和新業務布局,都將構成巨大考驗。對常小兵而言,盡管會在2020年前退休,但能否抓住這一潮流,以此促進中國電信新興業務的快速崛起,將成為外界評價他職業生涯最后一站的重要考量。 2013年5月,工信部出臺《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截至目前,獲批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虛擬運營商業務)試點的民營企業共42家。試點期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預計2016年將正式向民企開放移動轉售業務。然而,虛擬運營商在試點期間的表現普遍并未達到此前預期,其中基礎運營商的價格政策和資源開放力度對虛擬運營發展構成阻礙,需要進一步改革。目前,與中國電信簽訂協議的部分虛擬運營商業務相對發展較快。這對常小兵今后的工作而言是個好消息,但同時也迫使他在未來作出更多努力以促成改革。 電信業向民營企業開放是大趨勢。2015年3月1日,工信部已正式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作為目前國內固網寬帶的雙雄,中國電信未來作出的“犧牲”可能會更大,但對電信業改革的推動也將更為顯著。 可以說,在改革的大趨勢下,新一輪電信業改革到來只是時間問題。從尚冰、王曉初、常小兵此前的表現看,外界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便任期短暫,他們也不會安于現狀,而是會選擇抗住壓力,繼續改革未竟之業。 |
相關閱讀:
- [ 08-27]北京地鐵19號線設10站 2020年全線通車試運營
- [ 08-27]國企改革重頭戲啟幕 國有投資運營公司走向前臺
- [ 08-25]大數據融合用戶服務 創維數字運營服務收入增長1017.27%
- [ 08-25]斯籃搏闖關大賽圓滿收官 江蘇分公司將投入運營
- [ 08-25]三大運營商換帥 尚冰接任中國移動董事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