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西藏】 今年53歲的唐卡藝人平措倫珠,是西藏唐卡嘎瑪嘎赤畫派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嘎瑪德勒的弟子,從2010年9月起被昌都職業技術學校聘為學校唐卡繪畫專職教師。“唐卡藝術近幾年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這種民族特色濃郁的藝術形式很受青睞。”平措倫珠說。 “唐卡”在漢語中稱作卷軸畫,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多以礦物為顏料,歷經千百年色彩依然如新,內容涉及藏族歷史、政治、社會、文化等,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 讓年輕人喜愛唐卡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昌都市文聯主席德噶旺姆說:“藏區三大唐卡畫派在昌都都非常有名,嘎瑪嘎赤畫派目前在昌都擁有以82歲高齡的嘎瑪德勒為代表的近500人的創作團體。” 雖然昌都的唐卡藝術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實現這一藝術形式的活態傳承并非易事,利用現有教育資源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進而熱愛唐卡藝術十分必要。昌都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洛松江村告訴記者,5年前學校每年只有六七名學生學習藏畫。從2010年起,唐卡繪畫培訓班已舉辦兩屆,每屆3年,累計有100多名學員畢業。 盡管已經放假,但是還有幾名學生留在學校繼續練習唐卡繪畫。培訓班學員吉美是平措倫珠的兒子,他初中畢業之后就來職業學校學習唐卡藝術,雖然他的父親是有名的唐卡畫師,但他卻是零基礎。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吉美的繪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唐卡藝人找到了“家” 2013年1月,昌都市美術書法家協會成立,500多名散落民間的唐卡藝人第一次被有效組織起來。用畫家們自己的話來說,終于找到“家”了。 成立組織只是更好傳承唐卡藝術的第一步,讓唐卡藝人安心創作、保持風格更為重要。昌都市文聯為了提高大家的創作水平,特別聘請了宗教美術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大家講解佛教藝術的特點與歷史,同時聘請在唐卡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勉唐畫派和欽則畫派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為大家講解技法難點等。學員和老師經常以問答形式互動,講座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在西藏自治區“百幅唐卡工程”第二次項目評選中,昌都市共有4幅作品入選,而首次項目評選時只有一幅入選。 唐卡產業在發展 2015年6月,西藏自治區美術家協會主席韓書力一行來到昌都市,為8月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唐卡藝術節挑選參展作品。在挑選過程中,專家們發現了在藏區幾近失傳的齊吾崗巴畫派的唐卡作品。韓書力說,昌都的唐卡藝術“有傳統、有作品、有隊伍”。 德噶旺姆表示,政府正在努力使唐卡的傳承與產業的發展結合起來,要讓在山溝溝里的唐卡畫師看到希望。目前已經有一些文化企業落戶昌都,參與唐卡藝術傳承與產業發展。藏露民族手工業傳承發展有限公司是目前日喀則市最具規模的民族手工業企業之一,公司負責人洛桑旦達說,唐卡作品有的銷往內地,還有的銷往瑞士,現在公司有唐卡畫師20余人,月平均工資都在3500元以上。“在家門口就業,既找到一份高收入工作,又能傳承非遺,倍感欣慰。”25歲的唐卡畫師普珠告訴記者。 目前,西藏自治區共有2000多人從事唐卡繪制,唐卡年銷售額近1億元,各流派唐卡繪制技藝得到了有效保護和發展。 (光明日報拉薩8月21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雷曉斐 尕瑪多吉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 |
相關閱讀:
- [ 07-20]出自明宮廷的唐卡在廈拍賣 50萬起拍出3404萬元
- [ 07-13]明代御賜唐卡世間僅兩件 今日起將展出市民可觀賞
- [ 01-27]網上賣蟲草 按需做唐卡 “新生代”藏族青年的生意經
- [ 12-08]3.48億創紀錄拍賣傳達信號:唐卡收藏火起來了
- [ 11-22]香港佳士得將拍賣估值8000萬港元明代御制唐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