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民幣依然是強勢貨幣
2015-08-14 14:32:22?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匯改堅持市場化方向 對于當前我國的匯率制度,易綱解釋說,目前,我國采取的是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每天匯率波動幅度為2%。“匯率還是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只有在發(fā)生一些外部沖擊的情況下,或者波動幅度超出了管理區(qū)間的時候,央行才進行有效管理。”他還進一步強調,這種管理要與貨幣政策目標、利率調控等條件相匹配,不能只看到一個變量而忽視另一個。 而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正是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易綱認為,要突出改革的市場化取向,就應當盡量滿足市場的需求,便利貿易、便利投資、方便市場使用者。匯率報價機制的完善,會使得人民幣匯率更加市場化,更加有彈性。還有利于擴大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自主性。 此外,易綱還重點介紹了當前的匯率中間價形成的方式。他表示,中間價是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10多家報價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的。報價商報價后,去掉最高價和最低價,中間樣本剩下來的加權平均值就是每天公布的中間價。這10多家報價商不僅有中資銀行,也有外資銀行。 人民幣仍會進入升值通道 針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張曉慧強調,從長期看,人民幣還是強勢貨幣,仍會進入升值通道。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xù)貶值的基礎,央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同時,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xù)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當中的決定性作用。 匯率主要取決于經濟的基本面,而經常項目收支狀況又屬于決定性基本面因素。張曉慧指出,我國的經常項目長期保持順差,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順差高達3052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仍然保持了7%的增速,7月份主要經濟指標總體上延續(xù)了6月份企穩(wěn)向好的態(tài)勢,經濟運行正出現積極變化。同時,我國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wěn)健,境外主體在貿易投資和資產配置方面對人民幣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這些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仍將是強勢貨幣,今后還會進入升值通道。 易綱認為,市場化機制更有利于經濟的長期穩(wěn)定。一個僵化的、固定的匯率不適合中國國情,也不可持續(xù)。一個有彈性的匯率形成機制,是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器,也是國際收支的穩(wěn)定器。從這個角度來看,彈性匯率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主要是正面的。(經濟日報記者張 忱) |
相關閱讀:
- [ 08-14]人民幣貶值金價連漲三天 市民買10公斤金條
- [ 08-14]央行:人民幣依然是強勢貨幣
- [ 08-14]央行:偏差校正基本完成 人民幣貶值沖擊近尾聲
- [ 08-14]專家:人民幣貶值不會出現“滾雪球”效應
- [ 08-14]澳財長支持人民幣貶值 稱越支持中國發(fā)展澳越富裕
- [ 08-14]人民幣不會出現持續(xù)性貶值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