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
2015-08-01 16:23:31?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今年以來,財政部門深入推進稅制改革,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減輕了企業負擔;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強化預算執行管理,促進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在公共服務領域積極推廣PPP模式,建立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新機制,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民生提供資金支持,有效地防范化解財政金融風險。在積極財政政策作用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盤活存量資金加大公共支出 1 看點 財政部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加力增效,更加注重預調微調和定向調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時,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增加資金的有效供給,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7月30日,財政部通報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關情況,披露了應收回財政存量資金的數量,并指出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成效和問題,對9個未按規定交回財政存量資金的中央部門點名。同時明確,財政存量資金沒有明確交回期限的,應限期交回。 這顯示出國家對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大公共支出,加力增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明確態度。 今年以來,根據中央部署,財政部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加力增效,更加注重預調微調和定向調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今年,財政赤字規模適當擴大,安排16200億元財政赤字,比上年增加2700億元。同時,保持適度的政府投資規模,發揮投資拉動和引導作用,安排中央基建投資4776億元,比上年增加200億元。 在財政收入增長放緩、收支矛盾較大的情況下,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支出預算執行管理,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需要。同時,支持擴大投資需求,保障重點項目資金投入,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投入中西部鐵路建設、棚戶區改造等項目。 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2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同口徑增長10.6%。其中,民生等重點支出增速較大,上半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432億元,增長20.9%;城鄉社區支出7359億元,增長19.1%;農林水利支出6833億元,增長13%;節能環保支出1487億元,增長19.9%;交通運輸支出5226億元,增長18.7%。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財政收支矛盾凸顯。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部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強統籌使用,喚醒“沉睡”的資金。6月,國務院印發《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案》,提出了包括推進項目資金統籌使用、推進重點科目資金統籌使用、推進部門資金統籌使用等10條重要措施。 “這是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的長期制度安排,也是加強預算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強調,要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就必須加快預算管理改革,通過改革優化預算編制使項目可行,強化預算執行使資金依規及時到位。 各地各部門通過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增加了資金的有效供給,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7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整改審計查出問題,強調把寶貴的公共資金資源用到促發展惠民生上,確定各級財政將已收回沉淀和違規資金2500多億元加快統籌用于急需領域;國務院將239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存量資金調整用于在建重大項目。 “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穩增長關鍵是選準著力點,增加公共投資是穩增長的最有效切入點。因為一方面公共投資的乘數效應強,另一方面公共投資有較大硬性缺口,包括農田水利設施、保障房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財政存量資金是一支生力軍,因而應重點投向這些領域解決燃眉之急。”白景明說。 2 看點 推行降稅清費企業負擔減輕 國家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減輕了企業負擔。減稅降費特別是對小微企業實施精準減稅,本身就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部分,這也有利于調整收入分配結構,維護經濟平穩運行 “80后”王茜在遼寧大連市沙河口區創建了一家機電設備公司。“2012年和2013年,企業應納稅所得額都在5萬元左右,當時減半征收的標準擴圍至6萬元,2年共減稅1萬余元。”王茜說,幾年來企業所得額穩步提高,而國家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也一再提高。今年優惠的標準再次提高,公司又繼續能享受到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在稅收優惠的“潤澤”下不斷成長。 今年以來,國家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減輕了企業負擔。針對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優惠政策力度在不斷增大。2015年,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標準由低于10萬元提高至20萬元;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免征額提高到3萬元;免征有關政府性基金優惠政策等。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239萬戶納稅人享受了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減稅86.54億元,還有2700多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享受了暫免征收增值稅、營業稅優惠政策,減稅399.77億元,兩項合計減稅486.31億元。 減稅降費特別是對小微企業實施精準減稅,本身就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部分,這也有利于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減稅降費對穩增長有著積極的作用。不僅直接減輕了企業負擔,更將促進長期經濟發展,培育稅源。”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 稅收充分發揮杠桿作用,進行精準調控,作用于微觀經濟活動、維護經濟平穩運行。今年是“營改增”第四年,截至6月底,全國納入“營改增”試點的納稅人共計509萬戶:一般納稅人94萬戶,占18.47%;小規模納稅人415萬戶,占81.53%。上半年“營改增”共減稅1102億元,其中試點納稅人直接減稅600億元,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增加抵扣減稅502億元。 按照國務院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要求,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從宏觀上鼓勵和促進出口,又從微觀上調整外貿結構。稅務部門制定實施出口退稅管理規范,加快辦理出口退稅。上半年全國出口退稅6565億元,增長12.4%,有力支持了外貿增長。 為滿足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的要求,國務院決定通過完善稅收調節等政策營造公平競爭的進出口環境,增加公民購買意愿較強的消費品進口,擴大國內消費。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各級政府持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推進收費清理,取消、減免收費項目,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今年5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中央層面累計取消、停征、減免了4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約920億元。目前,中央層面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減少到了138項。地方層面也取消、減免了一大批本地區設立的收費項目。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