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做研修生和在國內掙的差不多” 最近兩年,因日元大幅貶值,研修生的實際收入嚴重縮水。有從事研修生中介服務的業內人士說,10萬日元從過去合七八千元人民幣跌到現在只有5000元,加班又多,因此,在一些省份,研修生已經很難招。現在想招到更多的研修生赴日,只能去更靠西部的貴州等省。 《環球時報》記者去年曾走訪東京都足立區的一家縫制工廠,看不到日本員工的身影,只有6名中國女研修生在忙碌。來自吉林的董姑娘剛20歲,她抱怨說:“來到日本我就后悔了。以前我聽說‘3年能掙到300萬日元以上’,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收入七扣八扣后連國內農村都不如。”在岐阜縣一家縫制工廠的孔某今年40歲,她不滿地說:“我來日本不是為了這樣的生活啊!我曾在上海一家縫制工廠工作,2012年離開家人遠赴日本。在國內時,我月收入最多時能有5000多元。聽說在日本工作收入更高,才決定來日本的。”據孔某講,她每天工作約15個小時,周日也是如此,但她每月也只能拿到12萬日元。對此,她無奈地說:“我在日本和在上海掙的差不多,但在國內我還有休息日啊。現在倒好,不僅沒掙到錢,我和家人的關系也疏遠了。”更讓孔某氣憤的是,2014年11月上旬,她了解到岐阜縣的最低工資情況后,找公司理論,結果遭到解雇,被強制遣送回國。孔某說:“回國后,我會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不要去日本’!” 在日本,研修生地位不高,勞動強度大,心理壓力大。另外,研修生殺人事件或被殺事件時有報道。7月22日,日本茨城縣警方逮捕5名越南人,指控他們殺害了1名中國研修生。根據日本國際研修協力機構(JITCO)前不久的一項統計,2013年度發生工傷事故的外國研修生達1109人,中國研修生占到了705人。日本法務省的統計則顯示,截至2014年的近10年間,約有2.5萬外國研修生在研修地失蹤。 日本有必要改革研修生制度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65歲以上者超過人口總數的1/4。隨著近年來中國研修生的離開,本就人手嚴重不足的日本制造、建筑、護理等行業遭受巨大沖擊,不少地方的企業甚至因此難以為繼。2013年5月,日本伊予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與5年前相比,日本3/4中小企業雇不到足夠的中國研修生。不過,當中國研修生人數減少時,來自越南、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研修生人數仍呈增加趨勢。 中國研修生中,有離開的也有留下或重返的。幾名來自遼寧的姑娘曾在遭遇“3·11”大地震的宮城縣一家水產廠當研修生,災難期間受到當地人的照顧。為知恩圖報,她們中有的聽說水產廠重新投產需要她們回去時,并沒有考慮太多“地震可能還會發生”、“核輻射危險”等問題。在日本,也有來自中國的研修生因能盡快適應環境,表現出色,被日方老板賞識。 日本的研修生制度除解決自身勞動力短缺問題外,也是為“幫助發展中國家工人學習先進技術”。但中國、越南等國研修生赴日后才發現,他們每天從事簡單重復勞動,完全被視作廉價勞動力,不僅學不到技術,收入水平還低于國內。對本國研修生進行調查的越南留學生阮友奎說,很多研修生的勞動和生活環境極為惡劣,但他們不敢說出來。日本研修生制度打著讓外國人到缺人手的日本企業實習,實際上是讓處于弱勢的外國人從事條件惡劣的勞動。阮友奎認為,這樣的做法已遭到日本國內和其他國家輿論的批評,因此他要向日本社會表達“修改研修生制度的必要性”。 一些旅居日本的華人認為,作為理性選擇,赴日中國研修生減少,有的選擇回國就業,都很正常。從目前情況看,日本如果依然采用這種不明不白的研修生制度,不切實改善勞動條件,必將喪失對外國勞動者的吸引力,只能繼續面對“高齡少子化”的困境。 |
相關閱讀:
- [ 11-04]日本岐阜縣外國研修生失蹤者激增 中國人占多數
- [ 10-13]研修生之死與日本“奴工”制度反思
- [ 09-01]日本香川縣高瀨茶葉協會首次接納中國研修生
- [ 05-14]中國女研修生歸國前表演日本舞蹈惜別當地民眾
- [ 05-14]中國研修生海嘯獲救被寫成小說 真實故事感動日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