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府網站首次普查“大考” 逾六千家網站關停
2015-07-30 06:46:32?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103家省部級門戶網站達標 3000余個不更新欄目“激活” 5月15日,普查被曝光當天,宜賓市人民政府網站就發布公告,責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交通運輸局立即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約談兩部門政府網站分管負責人和辦公室主任,并視兩部門整改情況決定是否采取關停措施。 16日下午,宜賓市人民政府網站再次發布公告,宣布兩部門網站完成了相關欄目信息更新和內容完善的整改工作;且吸取教訓要求各級各部門落實主體責任,認真負責各自門戶網站的日常運營和管理,明確分管負責人和具體運維人員。 近日,記者登陸宜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的“辦事指南”板塊,發現已有6條信息更新,最新一條“勞動能力鑒定辦事指南”更新時間為2015年7月6日;宜賓市交通運輸局網站中的“交通概況”板塊,也多了一篇“宜賓市交通概況”的圖文介紹。 普查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發現各地區、各部門政府網站漏報瞞報300余個,發現“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問題3萬余個。 在張少彤看來,一些政府網站出現“四不”問題,根源還在“重建設、輕管理”。領導不夠重視,有些網站在建立后無人問津;需求不明確、責任不清晰,網站維護難以落實。還有一些領導盲目追求先進技術,導致網站內容脫離當地實際,更脫離老百姓需求。 他認為,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還要靠政府部門規范管理。政府網站的開設和停辦都要規范流程,設定統一的審批程序。對已開辦的網站要加強監管,杜絕空白欄目等。 “普查確立了政府網站的底線要求與問責機制,對政府網站的督促作用非常明顯”,張少彤說。 目前,103個省部級政府門戶網站已經完成整改,有1萬余家網站已通過上級組織單位的檢查核查。當前不可訪問的鏈接由平均每站近300個,減少到不足30個。所監測欄目信息90%以上均在規定周期內更新,3000余個長期未更新欄目被陸續“激活”。 開展抽查核查形成長效機制 3至5年實現集約化管理 據普查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普查工作正在加大力度、加快速度, 8月31日檢查整改階段結束以后,政府網站若被查出還存在問題,將予以曝光。 “抽查核查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據各地區、各部門上報的政府網站有關信息,通過系統掃描和人工復核等方式開展抽查核查,形成一個長效檢查機制,并建立曝光臺引導社會公眾對政府網站進行監督。”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政府網站要推進資源共享和規范管理。自2014年底起,各地方要完成政府網站技術平臺的集約化建設,已建成的市縣網站可在3—5年內遷移到上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利用上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開設子站、欄目、頻道,并主要提供信息內容。”張少彤說,普查評價標準只是政府網站不能逾越的底線,政府網站還應在進一步提高回應社會關切水平、完善網上服務功能上下功夫。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政府網站、微博、微信,都成為政府與民眾溝通、為民眾服務的重要平臺。2013年,中國政府網官方微博和微信開通,讓中南海離普通老百姓又近了一步。各級各地一些政府網站還推出APP應用程序,以適應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政府信息服務的迫切需求。 黃璜認為,當前大部分政務信息的獲取還是通過政府網站,政府要通過政府網站建設打牢服務基礎。同時,針對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方式,還可以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方式將網站服務推廣普及,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政府網站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內容管理。之所以經常出現引起公眾反感的現象,比如開天窗,更新不及時,內容假、大、空,孿生新聞等,是因為普遍缺乏一個熟悉業務、穩定的網站內容運維團隊,在網站長效運行、信息內容組織等方面有待提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楠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政府網 截止日期:7月27日 王琪 宋婉寧 |
相關閱讀:
- [ 07-29]澳門特區政府:新建公屋供水系統水質全部符合世衛標準
- [ 07-29]自民黨提交慰安婦報告 要政府挽回“日本聲譽”
- [ 07-29]外媒:烏克蘭東部沖突爆發以來逾2000政府兵死亡
- [ 07-29]172名外國留學生獲2015年福建省政府獎學金
- [ 07-29]國際|韓國2名慰安婦受害者在美起訴日本政府 要求賠償 歐洲深陷人口危機
- [ 07-29]韓國2名慰安婦受害者在美起訴日本政府 要求賠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