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邁入“互聯網+”時代 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2015-07-05 18:24:0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 李崢巍)影響中國經濟社會未來十年乃至更長遠的重要驅動力量——“互聯網+”行動頂層規劃正式亮相。 中國4日全文發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務、高效物流等11個重點領域的“互聯網+”發展目標。 中國政府重視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創新,并以一種時不我待的步伐加緊推進頂層設計。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6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7月4日,全文發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在專家看來,這種“緊張”不無道理。“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并沒能真正完全走出危機的影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說,包括發達國家在內大多面臨著產能過剩問題。 互聯網與產業結合,將來即便是大企業,也不再是大生產,可能是小生產、個性化生產、智能化生產。鄔賀銓說:“往產業互聯網上的轉型是各個國家面臨的新選擇。” 近年來,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美國企業提出“產業互聯網”,皆以互聯網及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撬動傳統產業升級。 “互聯網+”將是中國跨越式發展的機遇。“這是中國面臨的歷史機遇,也是時代挑戰。”在一場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說。 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已有21年,形成了超6.5億網民規模,信息經濟規模超16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26%。阿里巴巴、騰訊等一批互聯網企業及華為、中興等通信設備企業創新能力全球領先。 但與此同時,中國工業“大而不強”亟待提升。懷進鵬說,在全球22個大的工業門類中,中國有7個門類全球第一,我們在世界工業體系占比超過20%。但產業結構不均勻、居于產業鏈低端等問題困擾著中國工業。 “互聯網+”行動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新動能。過程中,“創新”將更深入地滲透經濟社會各個領域。 中國的年輕創業者將首先感受到這股熱潮。在11項重點領域中,“創業創新”被放在第一位,這無疑將鼓舞更多青年人的創業熱情。 在中國科技創新的“試驗田”北京中關村,“互聯網+”招聘使拉勾網去年為150萬人次解決就業問題,“互聯網+”生活服務讓“58到家”顛覆想象,“互聯網+”親情讓“小魚在家”連接彼此…… 更重要的是,“互聯網+”行動正帶動更多傳統企業“觸網”,以互聯網謀求創新轉型。 |
相關閱讀:
- [ 06-25]一盤棋打造互聯網+共青團
- [ 06-19]“互聯網+”托起創新創業夢
- [ 05-28]互聯網+:臺灣老板與大陸青年的“創客夢”
- [ 05-25]“互聯網+” 催生貧困縣創業熱
- [ 05-25]金融業遇“互聯網+” 心存戒心還是同臺共舞
- [ 05-11]“互聯網+”助力農村發展 推進雙向流通格局
- [ 04-20]社區便利店搭上“互聯網+”快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