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價格牽動人心。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制定的《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的意見》6月1日正式施行,除麻醉、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其他藥品政府定價全部取消,藥品價格從此由市場決定。記者探訪發現,藥品價格放開一月以來,醫院由于延續醫保定價,藥價沒有變化;藥店個別低價藥和個別品牌廠家藥價有所提高,而針對市場的變化,消費者反應基本較平靜。 并未刺激藥企大幅提高藥價 記者近日走訪了位于西單的北京市金象大藥房,該藥店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店大部分藥價沒有變動,變動的只是一些低價藥和中成藥。 據北京市金象大藥房醫藥連鎖公司總經理助理趙艷潔介紹,藥店銷售藥品分兩部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必須憑醫生開具的處方才能購藥,這部分藥品價格是雙軌制,有限制;非處方藥又分甲乙兩類,甲類是由零售藥房銷售,乙類則是在超市銷售,是完全放開的。 根據趙艷潔發給記者的材料,6月初到現在,有兩家低價藥品生產廠家提出漲價要求,包括北京雙吉制藥有限公司的紅霉素眼藥膏,從1.1元漲到2元,鹽酸金霉素眼藥膏從2.1元漲到3元;天津東方廣誠醫藥化工有限公司的過氧化氫溶液,由1.3元漲到1.85元;品牌廠家提出藥價調整要求的有兩家,一個是天士力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的藿香正氣滴丸,由19.8元漲到29元,另一個是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六味地黃丸,從17.7元調整到23元。 雖然廠家有調價意愿,但趙艷潔表示,藥店不會遵從廠家的意愿隨便跟著漲價,因為要考慮市場需求和藥店間的橫向價格對比,金象大藥房今后將采取不同方式適度調整。 記者采訪藥店及醫藥公司有關人士了解到,從目前情況看,藥價放開并未刺激藥企大幅提高藥價。“一家獨有、市場需求大的藥品,價格可能上漲,但這類藥品所占比例為10%左右。百分之八九十的藥品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漲價只會丟掉市場。”而獨家生產的藥品,其價格制定也受多方面因素制約,需要綜合衡量。中國醫藥信息新聞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述湘表示,一些企業有調整藥價的計劃,但多數還在觀望,要看市場反應和同行動作,以及政府下一步的配套政策、監管措施等。 |
相關閱讀:
- [ 07-02]藥價放開政府事后監管亦須跟上 警惕市場亂象
- [ 07-01]聚焦2015上半年藥價改革 多地醫改劍指藥價虛高
- [ 06-26]福州開展藥價專項檢查 違法行為將列入價格誠信記錄
- [ 06-25]藥價放開半月本地價格平穩 多數藥品保持原價
- [ 06-24]藥價談判不妨帶著患者一起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