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藏著被搶中國文物 曾公開宣稱是“戰爭所得”
2015-07-02 08:00:31?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靖國神社中的一對中國石獅和一門北洋水師大炮。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孫東民】今年是二戰勝利70周年,多國用盛大慶祝活動來紀念人類歷史上的這次偉大勝利。但在日本,軍國主義幽靈依然四處徘徊。靖國神社,無疑是它們最大的精神祭壇。這里供奉著上千名二戰戰犯,不僅被日本政客視作“秀場”,也是日本右翼勢力眼中“日本價值觀的心臟”。普通中國人對這個臭名昭著的地方并不陌生,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這里還收藏著從中國掠奪而來的各種文物和物品。正門兩側的一對極具動感的石獅,展館里油亮的大炮,都是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日軍從東北劫掠之物,如今它們變成了炫耀侵略的“戰利品”。《環球時報》駐日記者還驚訝地發現:靖國神社“藏品”與劫掠中國的關聯,正被悄悄地刻意抹去,這成為日本人默守的秘密。 被日軍“捕獲”的石獅 出了東京九段下地鐵口往前走,就是靖國神社的正門。正門實際上只有類似牌坊的“大鳥居”,兩側是日本稱作“狛犬”的神獸,而在“狛犬”的后面,便是一對石獅,雄左雌右,雄獅右爪玩一繡球,雌獅的爪下和背上各有一只玩耍的小獅,兩獅皆張著大口,極具動感。日本史料記載,這一對石獅是在甲午戰爭時,被日軍從遼寧海城的寺院里掠奪的。 日本“狛犬”研究家鐸木能光2005年撰文講述這對石獅運到靖國神社的經過。鐸木引用靖國神社發行的《靖國神社百年史資料編》中的史料說,1895年2月前后,日軍攻占海城,把城內的“三學寺”充做野戰醫院,他們意外發現寺里的石獅。軍醫總監石黑忠直會見司令官山縣有朋時,備述其寺里的石獅之生動。山縣表示:“既如此,務必運至日本供陛下睿覽。”之后,留守當地的奧保鞏中將在與石黑、山縣之間的書信往來中又談及挑選石獅之事。奧保在給石黑的信中稱,寺院里的大石獅子像是新做的,不太理想;青石雕的獅子雖有年代感,可惜成不了一對;寺院大門外有兩對青石獅子,但大小懸殊,只好選了形狀好看的一只。還“選中了雖為白石所雕,但一對有年代感的獅子”。 這3只中國石獅子在1896年運到日本,先是送到皇宮,明治天皇玩賞一番之后,將一對白石的石獅給了靖國神社。雄獅底座上刻著“大清光緒二年閏五月初六日敬立”、雌獅底座上刻著“直隸保定府深州城東北得朝村弟子李永成敬獻石獅一對”。刻文證實這對石獅,是一個名叫李永成的佛家弟子奉納給三學寺的。不過,日本明治年間發行的《新撰東京·名所圖繪》記載,石獅是在“二十七八年之役(1894-1895年)在遼東捕獲”。為此,當時“軍中役夫組成獅子搬運組,打造堅車分運。其車后來分納于諸社寺作紀念,有一輛藏于上野的大師堂”。 “掠奪”卻美其名曰“捕獲”,如此滑稽地刻意美化背后,是一個嚴酷現實:如今,從靖國神社里成千上萬的掠奪文物中,找到與“中國”的關聯,已經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環球時報》記者用很長時間在日本各大網絡引擎上搜索,并翻遍十幾本介紹靖國神社設施的日本書籍,最后驚訝地發現:不知何時,靖國神社藏品與掠奪中國的關聯,在日本竟然已經被無聲無息悄悄抹去,這成為日本人默守的秘密。在靖國神社官方出版的設施展品手冊里,居然看不到一個“中國”字樣,似乎歷次侵略戰爭只是“單純的戰爭”,與掠奪財物沒多大關系。靖國神社用“低調”隱匿被掠中國文物。 油亮的旅順大炮令人心痛 “靖國”中的“靖”即是“安”,也作“護”、“鎮”之意。“靖國”即是“效忠天皇、鎮護國家”之意。靖國神社最初名叫“東京招魂社”。它被賦予強烈的國家職能和政治意圖。它的附屬設施“游就館”占地近1萬平方米,1881年竣工后多次修改擴建,是日本唯一公開的綜合性國立軍事博物館。以前,除了陳列古代及幕府末期、明治期間的文物以外,主要陳列日本從各國掠奪來的戰利品,炫耀“皇軍”的“赫赫戰功”。如今,這些“戰利品”已經不知所蹤,展出的多為日本戰死者的遺物,如火炮、軍服、遺書等。展館內供奉著很多臭名昭著的軍人遺物,是一個全面肯定日本歷次侵略戰爭的展覽館。 |
相關閱讀:
- [ 06-18]日本自民黨女高官欲競選首相 曾多次拜靖國神社
- [ 05-25]德前總理施羅德就靖國神社發聲:安倍,回頭是岸
- [ 05-22]安倍夫人參拜靖國神社 去年曾參拜明治神宮
- [ 04-23]中方堅決反對日本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