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鑄全球互聯網治理的通行貨幣
2015-07-01 11:01:30??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1994年4月,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成為國際互聯網大家庭中的第77個成員,中國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5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中心完成了中國國家頂級域名服務器的設置,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服務器一直放在國外的歷史。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有小到大,擁有6.49億網民的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用戶國,伴隨著中國和平崛起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中國信息技術和通信市場價值2015年將達到4.65億,占全球增長的40%。雖然中國網民總數是美國的兩倍多,全球15大互聯網上市公司美國占11家、中國占4家,總市值2.416萬億美元。中國在全球網絡事務中的貢獻和重要性與日俱增,但是中國還沒有掌握互聯網控制權。 正如全球薩爾茨堡媒介素養教育峰會主席、美國愛默生學院教授保羅Paul指出,每個公民都可以使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發出自己的聲音,與世界各地的所有人進行交流,公民的媒介素養成為促進全球有效信息創造、流動的通行貨幣。 我們期待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致力提升全球信息社會國民素養,改變和完善現有教育體系,推動以大數據、萬物互聯、云計算為創新經濟引擎的研究教育,幫助全球青年一代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欠發展國家未來公民滿足全球信息化發展的需求。 在剛剛過去短短三個世紀,人類橫跨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三次浪潮。建設信息化網絡強國戰略已成為各國發展共識。早在1996年1月,中國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立,1997年4月,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將中國互聯網列入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2006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14年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任組長,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強國戰略。 作為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新平臺,2015年1月,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經過投票選舉,從來自全球的46位提名人選中選出了20名委員會成員, 20名委員中國2人入選。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代表中國政府,當選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委員會成員。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作為亞洲和大洋洲地區唯一的私營部門代表本次入選的成員。 如何構建全球信息社會公平共治新秩序?這既是世界各國面向未來的新機遇,也是人類急需超越歷史路徑依賴的新課題、更是人類走進未來網絡空間新藍海的新使命! 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首次會議代表有廣泛的代表性,涵蓋五大區域、四大領域。五大區域為亞太、非洲、歐洲、北美、南美;四大領域為專家學者、技術社區及基金會,民間組織,政府部門,私營部門。我們有理由相信,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通過建立跨地域、跨行業、跨國界的全球網絡空間公平治理體系,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共同合作、構建開放、自由、多邊、透明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期待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以和諧的法律和國際標準提升網絡安全,開發網絡空間穩定和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標準,創造可信、負責任、可持續發展的網絡空間環境,充分釋放互聯網的創新驅動力量,必將促進全球自由貿易、提高人類生產力、推動全球信息經濟繁榮增長。 |
相關閱讀:
- [ 07-01]“互聯網+交通物流”助閩物流業加速轉型升級
- [ 07-01]馬云當選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
- [ 06-30]搶生源搭“互聯網+”便車是誤入歧途
- [ 06-30]海峽移動互聯網創新創業大會在福建廈門舉行
- [ 06-30]9部門聯手拔網絡毒草 專家:互聯網涉毒危害更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