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里的父親總是在外忙碌 沒有和他的合影” 在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里,一部分中國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常常缺席。一位網友說自己和父親的合照都沒有,“小時候與父親見面少,他在鐵路上工作,有時候兩周才能回家呆一天,過年幾乎都不回來,得為了鐵路的安全運營值班。其實也不用每年都是他值班,只是他是工長,他覺得他要更多付出,所以每年都讓年輕的工人回家過年了,然后他替他們值班。” 談起與父親的感人瞬間,這位網友提及,“我一直認為我爸爸是一個不茍言笑,甚至是沒有什么兒女私情的人,但送我上大學那年,他還哭了。之后一段時間,我給他打電話,他也不敢接,怕聽到我的聲音又要掉眼淚。其實我知道他一直很愛我,他是在為這個家打拼,希望以后我能憑自己的努力多孝敬他。” “車站的那個身影讓我踏實” 蔣女士告訴中新網生活頻道,“每次我回老家的時候,我爸都會去火車站接我,我們那接人一般是不讓上站臺的,但他還是想盡各種辦法來接我,每次火車到站了,在站臺看到他的身影,就會有種很踏實的感覺。” “每次回到家,他就會給我做各種好吃的,除了我平時愛吃的菜,他還會展示他學做的新菜,偶爾做的菜鹽放多了,還特別不好意思。”同時,蔣女士也提到,在外出工作前,與父親要有些距離感,在外多年后,這份距離反而在慢慢消失,關心也表達得多了起來。以往不太在意的父親節,今年也是特別網購了禮物寄回家。 “老爸退休時詢問我的意見 我感覺他在變老更需要愛” 來自甘肅蘭州的王女士也在北京工作,回憶起和父親的溫馨瞬間,她說:“前一陣兒跟我爸打電話的時候,就突然發現,我爸爸有些事開始找我拿主意了,比如他退休的事情啊,跟我說想提前退休,不過退了呢,可能退休工資就不會很高,然后想和我媽干點兒啥,打發打發時間,或者掙點兒小錢,問我的意見、看法。” 王女士表示自己在外工作一年一年變得成熟,而在老家的父母也是一年一年開始變老,“他以前很少跟我打電話,現在時不時就會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媽怎么啦,今天他干嘛了,還會用微信發照片給我,叮囑我注意身體等。我感覺他在變老,也變得更需要我的意見和關心了。” “當了爸爸以后 對爸爸有了更多理解” 今年31歲的吳先生在去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談起過父親節,他表示孩子還很小,倒沒有什么慶祝,不過在這樣特殊的節日,更加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父親的幸運和責任,同時也對養育自己多年的父母更為感激,對記憶里總是嚴肅的父親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吳先生說,“去年老婆生孩子時,我父母也在醫院陪著,得知孩子順利出生時,我當然很高興,旁邊的父親也跟著喜極而泣。記憶里父親是嚴父的角色,總是保有權威和距離感,和他單獨相處的時間并不多。當看到他為我高興成那樣,我才發覺自己一直擁有著一份沉甸甸的父愛。” 而對于父親節的禮物,吳先生說當然是“回家”,并表示“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中新網生活頻道) |
相關閱讀:
- [ 06-21]父親節"爸"氣不足遠遜母親節 專家:父愛同樣重要
- [ 06-18]【圖片故事】三輪車上的如山父愛
- [ 06-11]三十年,將腦癱兒子培養成拳擊手
“倔強”父愛成就“驚艷”人生 - [ 06-10]父愛如山雄壯如水細膩
——品讀《傅雷家書》有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