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騙局為何盯上老年人? 今年以來,寧夏銀川多家投資公司以高利息為誘餌,吸引老年人投資,然后“一夜蒸發”、卷款跑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老年人為獲高利紛紛“中招”,對沒有資質的投資公司信以為真。 謊稱15%回報,老年人成“獵物” “我都快60歲的人了,沒想到最后保命錢被人騙了。”銀川市民劉先生紅著眼眶說,去年底他先后在3家投資公司投入34萬元,今年3月以后其中兩家公司負責人不見蹤影,他不但沒有拿到之前承諾的高利息,連本金也搭了進去。 像劉先生這樣被投資公司坑害的人不在少數。寧夏周六福黃金珠寶公司承諾,投資者購買黃金后逐月返還高額增值收益,向45名投資者非法融資500多萬元;寧夏博豐投資公司以月收益15%為噱頭,向近300名投資者非法集資3000多萬元;寧夏瑞匯資產管理公司以珠寶店作為抵押擔保,吸收公眾資金1000多萬元…… 銀川市公安局刑偵局副局長余保寧介紹,今年以來該市非法集資案件頻發。受害者多為中老年人,每起案件受害者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涉案金額均在百萬元以上,有的甚至上千萬元。 記者在一家投資公司受害者登記的名冊上看到,80名投資者大多數年齡在55歲以上,其中60歲到75歲的老人最多。一些老人告訴記者,他們平時買一件新衣服都要猶豫很久,卻將一輩子的積蓄交給了投資公司,很多人一下子精神崩潰了。 “唉,我是瞞著老伴和孩子偷偷把錢拿來投資的,如果讓家里人知道,以后的日子就沒法過了,”上當的尤女士被一家公司騙走70萬元,“現在我整夜地失眠,一覺醒來滿身是汗。”她對記者說。 |
相關閱讀:
- [ 09-01]街頭一伙騙子送雞蛋設誘 騙老人高價買鍋
- [ 08-19]長樂男誘騙老人買保健品 攜款逃跑終落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