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習近平論新媒體建設的“四個重點”
2015-06-16 12:18:50?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論新媒體融合管理: “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 當前,從意識形態領域看,大量社會熱點在網上迅速生成、發酵、擴散,新興媒體話題設置、影響輿論的能力日漸增強,傳統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面臨嚴峻挑戰。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時表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確保融合發展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學者認為,建立科學有效的媒體管理體制、推動媒體融合,必須堅持發展,融合、管理并進。對網上網下、不同業態進行科學管理、有效管理,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使傳播秩序更加規范。 論新媒體話語體系創新: “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網絡新媒體具有海量信息承載、碎片化信息傳播、虛擬化信息傳播環境等特征,折射出當代多元言論空間的現實圖景,反映了社會轉型期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的復雜性、全局性和突發性。話語創新,從表面上看是一個語言表述問題,實質上是一個涉及思維方式、思想認同、價值立場等多方面的重大問題。2013年11月9日,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面對改革發展穩定復雜局面和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充分說明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有力回應了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亟待加強的現實必要性,適時提出了當前如何主動創新和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實踐指向性。 學者認為,話語體系是思想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外在的表達形式,不同特色、不同風格、不同氣魄的話語表達,對于某種思想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在其傳播力、競爭力、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當前國際政治領域的一個突出變化就是由現實政治向觀念政治轉變,觀念政治的話語權爭奪日趨激烈,建設新時期話語體系是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環節,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
相關閱讀:
- [ 04-01]中國廣播網從四個方面推進廣播新媒體建設
- [ 06-15]2015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昨日開幕
- [ 06-15]新媒體助推創新創業
- [ 06-15]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基地落戶廈門集美
- [ 06-15]聚焦新媒體 兩岸青少年共謀文創新發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