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韓日摩擦不斷 矛盾源于殖民統治三宗罪
2015-06-15 18:31:07??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被強征勞工賠償問題:涉及戰后處理的根本問題 韓媒稱,被日強征朝鮮(日本強占朝鮮半島時期的朝鮮)勞工賠償問題涉及如何解釋《韓日請求權協定》和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時期日本企業的一些行為的非法性問題。 2012年,韓國大法院對9名二戰時期從半島被強擄至日本勞動的受害者向日本企業索賠一案作出判決,認為個人索賠權并未隨著《韓日請求權協定》的簽署而自動消失,日本企業須對受害人進行賠償。2013年,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和釜山高等法院首次勒令日企進行賠償。 日本政府和被告企業對韓國法院的判決提出強烈不滿。韓國政府也很是左右為難,因為之前韓國政府也持被強征勞工賠償問題已通過《韓日請求權協定》得到解決的立場,即強制勞動代價包括在1965年簽署協定當時韓方提出的賠償請求范圍內。 但韓國大法院2012年作出判決時表示,在進行請求權協定相關談判時,韓日兩國政府就對日本統治半島如何定性并未達成一致,因此不能認為請求權協定的適用對象包括日本國家權力參與的反人道非法行為以及與殖民統治直接相關的非法行為引發的損失賠償請求權。 韓媒稱,如果大法院的判決進入實際索賠階段,日本企業和韓國被強制勞動受害者之間的民事訴訟極有可能演變成為兩國之間的外交沖突。韓日政府和市民社會必須盡快找出既尊重個人權利又能避免外交摩擦的解決方法。 爭議島嶼問題:日本領土野心表露無遺 韓媒還指出,韓日恢復邦交50年來,圍繞“獨島”(韓日爭議島嶼,日本稱“竹島”)主權的矛盾周期性地造成兩國關系緊張。韓媒稱,慰安婦和被強征勞工問題或可通過兩國妥協摸索出解決方案,但“獨島”主權卻是絕不能讓步的問題,因此對韓日關系的影響力巨大。 韓國政府主張“獨島”基于歷史、地理和國際法都是“韓國固有領土”,不存在主權糾紛,不能成為外交交涉或司法解決對象。而在日俄戰爭期間的1905年,日本將爭議島嶼名稱改為“竹島”,并將其隸屬于島根縣。由此,韓國政府認為“‘獨島’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朝鮮半島過程中最先犧牲的韓國領土”。 韓媒稱,韓日兩國為恢復邦交進行外交交涉時,日方曾欲將爭議島嶼問題提交至國際法院,但遭到韓方堅決反對。近期隨著日本社會的右傾化加劇,日本更是赤裸裸地表現出領土野心,安倍政府已連續三年派政府官員出席“竹島日”活動,日本教科書中主張日本對爭議島嶼主權的記述逐年增多。 韓媒就此指出,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政府的“安靜外交”路線能否有效阻止日本領土野心的膨脹,在韓國國內普受質疑。 |
相關閱讀:
- [ 06-15]樸槿惠:需為面向未來推動韓日關系發展尋路
- [ 06-02]韓日將舉行雙邊磋商 探討對日本水產品進口限制
- [ 06-10]韓日將在東京舉行局長級會議 商討慰安婦問題
- [ 06-01]卡馬喬重談韓日世界杯黑幕:布拉特為韓國護航
- [ 06-01]媒體聯合調查:韓日感情惡化 民眾視角分歧明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