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帶給韓國機遇
2015-06-04 14:00:04?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已形成緊密的產業鏈和經貿合作 在與采訪組成員溝通后記者發現,“發展遠比想象的快”“機會遠比想象的多”是他們的共識,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帶給他們兩個最大的驚喜。 “在中國新疆邊境口岸霍爾果斯某購物中心的手機賣場,正在展示三星手機,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零售商絡繹不絕。這里已建有6家百貨店、銀行以及大型購物中心,在建商場更是如雨后春筍。每天乘坐汽車前來霍爾果斯的哈薩克斯坦人超過2000人次。他們在中國購買商品,中哈雙方交易種類豐富多樣……” 人口約9萬人的一個中國邊貿小城,因何煥發出如此開放、繁榮的魅力?采訪組成員、《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韓友德告訴本報記者,他在霍爾果斯感受最深刻的正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力量。 “發展遠比想象的快”,這是芮榮俊的最直接感受。芮榮俊說,作為一名常駐中國的韓國記者,雖對“一帶一路”建設關注不少,但對這一建設的認識仍顯不足。通過此次深入采訪,看到中國與中亞國家間經貿往來的繁榮景象,才發現“中國正在且早已經付諸行動”。韓友德指出,中國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同時具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所需的建設和發展經驗。 韓國希杰集團中國區總裁樸根太告訴本報記者,中國已與周邊國家形成了緊密的產業鏈和貿易合作關系。“一帶一路”建設給迅速發展的中國西部市場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事實也證明這樣的合作前景是樂觀的。 韓國多了一個通往歐洲的新選擇 “一帶一路”建設將為改善韓國物流環境提供契機。韓國與歐洲最常用的物流網絡有兩種,一是海運,二是鐵路。海運價格低廉,但耗時較長,從韓國出發到歐洲港口需四五十天。韓國物流業界人士表示,雖然可以利用西伯利亞鐵路,但連接韓國與歐洲間最短的物流網是中國的新亞歐大陸橋。東亞大學教授袁東旭表示,現在要好好考慮如何將韓國政府推進的“歐亞計劃”和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連接在一起。樸槿惠總統2013年提出的“歐亞計劃”是構建連接韓國釜山、朝鮮、俄羅斯、中國、中亞、歐洲的絲綢之路快速鐵路,在歐亞構建電力、天然氣和輸油管線等能源網絡。“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新亞歐大陸橋的迅速推進,韓國因此多了一個通往歐洲的新選擇,無疑是利好。 在有關亞洲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韓國熱切希望與中國開展合作。韓國國立外交院亞太部教授金漢權認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提出與周邊國家構建“命運共同體”,其核心是互聯互通,即通過連接公路、鐵路、港口,中國與周邊國家構建產業基礎,擴大經濟合作。在這一過程中,韓中在基建領域加強合作對兩國都有好處。 韓國金融投資協會調查研究部長任炳翼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規模是巨大的,市場空間廣闊,對韓國商品的需求也會相應增加。 如果說對將來有什么期待,芮榮俊感慨道,如果能沿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走走,體會無疑會更多。 (本報首爾6月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04日 03 版) |
相關閱讀:
- [ 06-04]學者:借助“一帶一路”臺灣可規避陷入邊陲化危機
- [ 06-02]中國電商企業借力“一帶一路” 加快跨境布局
- [ 06-02]“一帶一路”與新時期中德合作對話會在江蘇太倉舉行
- [ 06-01]文化鏈接中國與世界:“一帶一路”喚起民族文化驕傲與認同
- [ 06-01]“一帶一路”與新時期中德合作對話會在江蘇太倉舉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