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等多國對西方NGO說不 普京新法在各國不鮮見
2015-05-25 10:24:49??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俄羅斯對西方筑起高墻” 在俄羅斯,新法規同樣有支持者和反對者。法新社23日稱,支持該法的民眾認為,在因烏克蘭沖突而遭受接踵而至的西方制裁后,此舉是一種必要的“防范性措施”。有俄議員表示,有必要阻止在俄活動的“破壞性組織”,因為它們正危及“俄國家價值觀”并引發“顏色革命”。批評者表示,該法措辭模糊將使俄總檢察長有權不經過法院,就為某些組織打上“不受歡迎”的標簽。 此外,一些反對派人士表示,該法會影響到俄羅斯的投資環境,讓外國投資者對到俄投資感到擔心。俄羅斯總統人權委員會中也有成員持批評意見,委員會成員費多羅夫表示,這一法律將適得其反,影響國內的民主進程。 “俄羅斯對西方筑起高墻”,德國新聞電視臺24日稱,這是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對待西方制裁的一種防御手段,為了更好地確保國家安全。實際上,近年來俄羅斯已經頒布多部法律,限制非政府組織的活動。 人權觀察組織網站20日對俄羅斯與人權組織的糾葛進行了梳理。文章稱,2012年,俄羅斯通過《非政府組織法》,任何符合以下兩個特征的NGO必須被列入履行“外國代理人”職能的組織清單,即受到境外資助與從事政治活動。該法實施后,很多人權組織在法庭上向俄司法部發起挑戰,但大多失敗。2013年初,俄聯邦政府發起一項全國性行動,鑒定數百被視作“外國代理人”的NGO,并要求其必須以“外國代理人”名義登記。到2015年2月,至少12個NGO選擇關門而非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到目前為止,共有64家NGO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其中自愿注冊的有3家。 德國歐洲政治學者格斯勒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一直影響俄羅斯精英社會的西方NGO對俄羅斯的威脅很大。普京簽署新法律是與西方NGO的攤牌。未來,NGO在俄將更不好過。 有研究稱,蘇聯解體前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催生了俄歷史上第一批NGO,葉利欽時代為NGO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如今俄境內NGO總數逾45萬,并表現出資金來源西化、涵蓋面日益廣泛、涉外NGO政治色彩濃厚的特點。與前屆政府相比,普京的NGO政策顯示出明顯的限制性和規范性,原因在于NGO在獨聯體各國“顏色革命”中的作用使普京認識到需要對其進行規范。今年早些時候,普京指責西方情報機構利用NGO破壞俄羅斯的穩定。 俄羅斯《消息報》題為“美國增加對俄非政府組織資助”的文章稱,2014年美國從國家預算和遍布全世界的國家民主基金會向俄非政府組織提供了930萬美元資助。俄對外政治調查研究所所長科拉舍尼科娃表示,近年來,美國一直不斷增加對俄非政府組織的資助,目的就是利用這些組織干涉俄內政。 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王海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俄羅斯對NGO強硬是有原因的,西方勢力不斷在俄羅斯煽動“顏色革命”,NGO是主要載體之一,俄羅斯一直非常警惕。他認為,普京有民意基礎,NGO政策能夠得到民眾支持。 俄羅斯列瓦達民意研究中心2013年的調查結果表明,過半民眾認為從事政治、人權等領域活動的非政府組織不應從國外接受資金。 |
相關閱讀:
- [ 04-01]美俄NGO纏斗克里米亞20年
- [ 07-19]日本NGO組織簽名活動 反對修改《憲法》第9條
- [ 05-23]68個NGO發表聯合聲明 要求橋下收回慰安婦言論
- [ 03-16]民間救災:日本NGO的行動邏輯
- [ 12-12]坎昆大會之外的中國環保NGO:干得多說得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