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空城,讓群眾安心離開 經過70多個小時的晝夜奮戰,通往樟木鎮的“生命線”于4月28日16時全面搶通。 29日,自治區黨委、政府下達了大轉移的命令。 就在大轉移前的一個小時,杰布還在幫著挖遇難者的遺體。“有一具遺體被壓在坍塌的房梁下,如果爆破,人全沒了,只能用人工慢慢挖,但根本挖不出來。” 看著手指血流不止的民警們,死者家屬感動地說:“不用挖了,你們太辛苦了,我們萬分感激共產黨的好干部”。 此時,杰布又接到命令,負責接管公安檢查站,做好交通疏散工作,確保群眾順利大轉移。已經幾天幾夜沒有休息的杰布,迅速跑到檢查站,接管工作。 大轉移工作任務繁瑣,道路上,軍車、私家車、大卡車……幾乎能用的車輛都用上了。為了加快群眾轉移速度,杰布和民警一起連軸轉,首先保證老人、孩子、婦女,來一輛車,上一批人,走一輛車。 遇到想搶先上車的群眾,杰布都會耐心做好勸撫工作,“你們放心,車輛足夠使用,黨和政府絕對不會放棄一名群眾,你們看,我們所有警察都還在這里。” 耐心的勸服,讓群眾的心也安定下來。在有序的組織下,一批批群眾上車前往拉孜和桑珠孜安置點。 4月29日9時許,群眾全部得到轉移。 作為農牧民的兒子,杰布深深地知道,群眾最擔心的,就是撤離后的財產安全。他主動請纓,帶著突擊隊和樟木分局的干警繼續留守樟木鎮,進行善后處理、失蹤人員搜救、看護群眾財產等工作。 昔日熱鬧的樟木鎮瞬間成了空城,但警務工作依然繁忙。夜晚,他們把警笛聲拉到最響,把警燈閃得最亮,“空城”警笛從未間斷。 “老百姓轉移了,但是很多貴重物品還來不及拿走,他們臨走前一遍遍叮囑:‘我們的家就交給你們了!’”“等到以后村民回來,發現家里東西少了、丟了,我拿什么顏面去面對他們。畢竟穿上這身警服,就有這份責任!” 這是杰布的心里話,也是他對自己守護的群眾不離不棄的承諾。(記者 益西加措 王杰 孫開遠 段敏 劉玉璟扎西頓珠 陳敬 丹增平措 陳志強)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