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高雄5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塔石佛暨佛塔寶藏藝術展”23日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展出來自河北各地的54件(組)佛教文物,其中一級文物17件。如隋代的舍利銅函、唐代龍朔三年造像碑、北宋定窯的白釉蓮紋碗等。 當日,伴隨著莊重純凈的唱誦,在數千人的見證下,身首分離了近20年的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在臺灣高雄佛光山金身合壁。 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的合作始于2011年,雙方簽署了5年合作協議。自2012年起,雙方已經連續三年每年合作在佛光山舉辦一個以佛教藝術為主題的文物展覽,分別是“千年重光——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展”,展覽廣受臺灣民眾歡迎,總計吸引觀眾近300萬人次。 兩岸文物交流發端于1992年。20多年來,兩岸從無到有、從間接到直接、從單向到雙向,在文物領域開展了許多務實的交流與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勵小捷表示,繼2011年《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使分藏兩岸的《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得以合璧展出牽動兩岸民眾心弦之后,此次臺灣同胞將流失海外近20年的文物捐贈大陸,兩岸合力促成珍貴文物回歸與永久合璧,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積極成果,也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真實反映,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強大感召力的具體體現,成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應該說,這個展覽已經超越了展覽,成為兩岸民眾的一次心靈對話。”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20日。(完) |
相關閱讀:
- [ 05-22]南平成立文物考察工作小組 勘察順邵高速地質
- [ 05-21]西沙沉船文物或來自泉州|海漂垃圾"重災區":晉江百畝灘涂鋪滿石粉和垃圾
- [ 05-19]"三晉文物"集體亮相秦俑館 看春秋貴族奢華生活
- [ 05-19]"海絲"文物精品九省(區)聯展 廈門出土文物亮眼
- [ 05-15]故宮北院區初露端倪 部分文物已經送至北院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