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弟子、京劇大師張春秋5月18日晚在濟南去世,享年89歲。張春秋因在現代戲《紅云崗》中成功塑造了“紅嫂”這一經典藝術形象而蜚聲海內外,并曾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毛澤東還稱贊她演的“紅嫂”玲瓏剔透。張春秋藝術生命常青,一直到80多歲還活躍在戲曲舞臺上。記者從省京劇院獲悉,張春秋告別儀式將于5月20日14:00在濟南粟山殯儀館舉行。 張春秋曾榮獲山東省委、省政府“山東省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齊魯梅派第一枝” 書寫京劇春秋 張春秋1926年出生于江南一個貧苦家庭,6歲時母親猝亡,父親迫于生計,將她賣給了上海“喜臨堂”張家戲班班主張遠亭、董月紅夫婦作養女。養父母見她是個學戲的苗子,便讓她拜師學藝,受業于當時的京劇名角董明艷。6歲,本是女孩兒在母親懷中撒嬌的年齡,但不管是赤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張春秋每天清晨5點鐘都要起床練功。張春秋8歲正式登臺,15歲以“文武兼備,扮相俊美”成為科班主演,不論青衣、花旦、武旦樣樣拿得起,可謂文武昆亂不擋,而且能反串老生、武生、花臉,在京、津、滬、魯享有盛名。 1954年,梅蘭芳先生到南京演出,由張春秋所在的京劇團輔佐。梅蘭芳先生慧眼識珠,正式收張春秋為入室弟子。梅蘭芳先生對她親自教誨,說戲時格外用心。梅蘭芳先生還讓自己的琴師姜鳳山為她吊嗓,讓兒子梅葆玖的武功老師徐元珊為她說身段。拜師后,張春秋每年有幾個月的時間跟隨梅先生去杭州、武漢、南昌、長沙等地巡回演出,深得梅派真髓,京劇表演藝術又登上了一個高峰。張春秋的表演簡潔大方,細膩傳神,樸現于外,慧寓于中,不爭一技之巧,注重人物塑造,給人端莊凝重,落落大方之感。她的唱腔以平穩甜美取勝,平穩中蘊含著深厚的功力,簡潔中包含著豐富的感情。反串小生亦見棱見角,漂亮傳神。后來,在山東生活工作幾十年的張春秋,蘊育了她藝術人生的芬芳與錦繡,被譽為“齊魯梅派第一枝”。 “紅嫂”家喻戶曉 形成獨特風格 在八十多年的舞臺生涯中,張春秋先生成功塑造了紅嫂、楊玉環、趙艷蓉、虞姬、穆桂英、秦香蓮、花木蘭、白娘子、周瑜、張良等一系列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特別是她主演的現代京劇《紅云崗》(原名《紅嫂》)在全國引起轟動,而她塑造的紅嫂形象更是家喻戶曉,1976年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搬上銀幕。 張春秋先生主張京劇藝術與時俱進,對傳統中不適合今天欣賞的陳舊程式,張春秋先生大膽改革,勇于創新,主張“舊戲新演”,梅蘭芳先生之子梅葆玖說:“張春秋善于把學到的東西進行再創造,從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張春秋對京劇的繼承與革新做出重要貢獻,也對當今的京劇藝術創作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相關閱讀:
- [ 05-16]外媒曝成龍去世鬧烏龍 本人回應:很無奈
- [ 05-15]世界紋身最多女性去世 身體93%紋身創世界記錄
- [ 05-12]朝軍強硬派大將金格植去世 金正恩送去花圈
- [ 05-11]朝前人民武力部長金格植去世 曾下令炮擊延坪島
- [ 05-08]香港導演賴建國去世 曾指導《老房有喜》等作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